男知青差不多都会游泳,而女知青差不多都不会游泳。男知青呛了几口水,想起还有女知青,就都英勇地去救女知青。几个女知青跌入水中之后,凭着一股求生的本能,一个个又失魂落魄地冒出水面。就在那一刹那间,男知青们看到了几张恐怖得变了形的面孔,游上去,或揪住对方的头发,或抓住对方的胳膊、衣服,一人搭救了一个。
艾绒是最后一个从水中冒出水面的。艾绒没有人救,因为女知青比男知青多一个。
碧绿的水面上,那张白嫩嫩的、水淋淋的面孔上,一双黑眼睁得大大的。那是一双极度惊恐的眼睛、孩子般让人怜爱的眼睛。她竭力不让自己沉没下去,两只胳膊犹如一双细弱的翅膀,在水面上拼命地扑楞着。她没有叫唤,而只是用眼睛一个劲地寻找着能够抓握的东西和能够救她的人。
几个男知青看到了她,可他们都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已各自救了一个女知青。
她沉没了,可又再度挣扎出水面,向天空挥舞着十指纤细的双手。
她看到了一座大桥投照到水面上的弧形之影。
紧接着,她看到了一个身影从桥上飞落下来,像一只巨大的鸟。
这只大鸟扎入水中,激起一团晶莹的水花。
就在艾绒再度沉没时,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她胸前的衣服,随即,她被一股强劲的力量所带动,又重新回到了水面上。
艾绒似真似幻地看到了杜元潮的面孔。
她变得十分的乖巧,既不喊叫,也不乱动,像一只风雪天忽然找到一垛温暖干草的羔羊,任由他托着、推着、抓着、揪着。
杜元潮一手揪住艾绒胸前的衣服,一手划着水,朝岸边游去。他是伏在水上,而艾绒则是仰在水上。
有片刻时间,杜元潮想起了他很小时与父亲一道漂流在茫茫大水上的情景。
艾绒微微仰着头,眼中已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慌,她的神情是安详的。她听到了流水轻轻碰击头顶然后被分开滑过耳轮与两颊时的声音,那声音很清脆,犹如弹拨琴弦。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十分轻盈,像一片叶子。她看着初夏的天空,那是一片淡蓝的天空,有一群野鸭正在笨重地飞翔,似乎是在向芦苇荡方向。
杜元潮离岸越来越近,估计可以站起身来时,他停止了划动而将身体慢慢在水中站立起来。但落空了,一时间,他自己往水中沉去,艾绒也随之沉去。杜元潮呛了一口水,立即用双手托起艾绒的后背,使劲将她顶出了水面。
艾绒再次看见了天空,哭了起来。
杜元潮脑袋在水中,双手却举出水面,托着艾绒一步一步地走向岸边。他感到那具被他的双手举起的柔软的身体在轻轻地颤抖。
杜元潮终于露出了面孔,他看到了岸,看到了从艾绒的头上垂挂下来的流水滴答的头发。
已有许多人正向这边跑来。
杜元潮朝岸边走去,胳膊累了,他就用头顶着艾绒的腰部来分流艾绒的重量。
艾绒一动不动,弯曲的身体随着杜元潮的走动,在富有弹性*地悠然摆动着。
上了岸,杜元潮顺手一托一放,艾绒便哆哆嗦嗦地站在了地上。
陆续被救上的几个女知青,开始哇哇吐水,接着开始哇哇大哭。
艾绒撇了撇嘴,也哭了起来。
杜元潮很不耐烦地说:“哭!哭什么?”
还有一个女知青正被一个男知青揪住头发,拖死狗一般拖着,还未到岸边。
杜元潮看着,十分恼火地说:“怎么就不淹死一个呢!”
艾绒哭得更厉害了。
杜元潮掉过头来,正想发火,但看到艾绒那副模样,那火就烟消云散了。
艾绒紧缩着身子,犹如一只落水的鸡雏被救起,正在阳光下颤悠不已。
杜元潮怜悯地看着她。
湿透了的艾绒,被衣服紧紧地包裹着,将身体的实际线条,十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那天,站在桥上、岸上观望的油麻地人,都看到了明亮的阳光下这优美的让人心动的曲线。
艾绒胸前的一颗纽扣在杜元潮的拉扯中脱落了,加之衣服浸了水往下耷拉,她的胸脯比往常袒露出许多,犹如穿了一件开口极低的抹胸。
两道白如新雪的乳坡,带着慢慢滚动着的钻石一般晶莹的水珠,在极短的距离内,献祭一般地呈现在杜元潮的眼前。
杜元潮就觉得心房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撞击了一下。
惊魂未定的艾绒忽地发现了自己的身体,立即用双手紧紧捂在了胸前,并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