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师(127)

2025-10-10 评论

  前世修福今世受,今世修积后世荫。
  有人受持因果经,消灾免难福长存。
  有人讲说因果经,事事如意得称心。
  有人高唱因果经,生生世世得聪明。
  有人印送因果经,灾凶横祸不临身。
  若是因果无处应,善恶赏罚如何分。
  若人念佛虔诵经,身登莲台极乐人。
  若人深信因果经,福至心灵皆称心。
  三世因果说不尽,苍天不亏善心人。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收。
  以君寄在禄宫库,世世生生福不休。
  我睁开眼,顺着声音的来处寻找,在离我不远的一株松树下,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坐在树下,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他的身边围了很多游客,向他放在脚下的钵里丢一些钱,老人唱了一阵,收起钵,飘然向遇仙寺后的一条小径走去。
  我进得饭馆里,老君还在浅酌低饮,桌上四个菜吃得极为讲究,盘子里一半是被他夹过的痕迹,另一半一动未动。这是一个做事分明,与世无争的人,有这种品性的人,一般都是清高孤傲。
  我夹了一箸菜放在嘴里边嚼边问:“老君,那个白发老人每天都来这里乞讨吗?”
  老君呷了一口酒,慢条斯理道:“他每天午时都在遇仙寺前唱十遍《三世因果经》,唱了十年了,你是第一个说他是乞讨的。”
  我脸红了一下,分辨说:“他若是僧人,他的做法叫化缘,可他非僧非道,不是乞讨是什么?”
  “乞讨是求人施舍,他是施舍做人的道理给芸芸众生,那个钵盛的不是利,是人心。”
  我为自己的世俗心感到羞愧,沉默了片刻说:“老君,你这话有禅意。”
  老君又“哼”了一声,似乎不屑于我对他的评价。
  吃完饭,我和老君过遇仙寺进了洗象池,在大雄宝殿里拜了普贤菩萨,老君把我引进了方丈的禅室。
  老君说,方丈叫广善,自幼在五台山出家,十八岁游历名山大川,二十八岁设坛讲经,四十岁时来峨嵋山,留住至今,是峨嵋山修行佛法最深的高僧。
  广善和尚坐在一张八仙桌旁正在饮茶,老君打了个辑,说:“广善师兄,讨扰了。”言罢在下面坐了,广善和尚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看了我一眼,指了另一把椅子说:“施主也坐吧。”
  我诧异地看看老君,不明白他为什么叫广善师兄,但看情形,他们是很熟。
  老君说:“广善师兄,这位小兄弟从大都来,想寻一位叫了空的师傅,我是一个俗人,孤陋寡闻,不曾知道了空师傅仙居何处,广善师兄在峨嵋修行多年,想必知道。”
  广善和尚沉吟良久,摇摇头说:“据我所知,这山上没有法号叫了空的师兄,不知道施主是从何得知了空师兄人在峨嵋的。”

  听广善和尚这样说,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我说:“我师父叫肖衍四,他临终前给我留了一句话,让我来峨嵋山找了空大师。”
  “了空大师?你确定了空是佛门中人么?怎么会有大师这样的称呼?是你师父对他的尊称还是他的法号后面本就有大师二字?”广善也困惑了。
  “我对了空大师一无所知。”
  “你师父是佛门中人?”
  “不是,他是学周易的。”
  “哦,原来如此,”广善顿了一下说:“山上懂占筮之法的只有华藏寺的铉真禅师了,他是从九华山游历至此的挂单和尚,已经住了快一年了,你不妨去他那里打听一下,或者他能帮你参透禅机。”
  我心里又燃起一线希望,但是转念一想,铉真只在峨嵋住了一年,他肯定不会是了空,那广善不知晓的事他又怎么会知道呢,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马上又熄灭了。
  广善察颜观心,看出我的惆怅,说:“施主,既然你师父让你来峨嵋寻人,那肯定有他的道理,佛法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得也未必是真得到,失也未必是真失去,你有千里之外向善之心,大善若水,水至源头自然清,相信你终可达到得即是失,失即是得之境界。”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师父让我来峨嵋山寻了空,或许这了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一个人,了便是“得失了了”,空便是“万事皆空”之意,说不定他是想让我来这座佛山感悟一些事情的呢?也罢,一切随缘吧。
  我起身谢过广善,与老君出了禅室,问他:“现在去华藏寺吗?”
  “在这住一晚上,明天早晨去金顶。”老君不假思索地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