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成为往事(131)

2025-10-10 评论

  客厅。客厅一百五十平方米,摆设了很多据说不是复制品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价格,足够把他所在的整个别墅区买下来。在这个客厅的正中央,鲁平让我看他的‘镇宅之宝’。这是镶嵌在深棕色木质地板上的这么大一块黄金,”我们那个同学站起来,伸开双臂形容黄金的体积。当张着嘴巴的同学对于黄金体积的大小获得一个概念以后,在人们的惊诧之中,那位因为说出了一件罕见事物而显得有些自负的同学重新坐下来,“甭说别的,你们就说这块金子吧——值多少钱?!”
  没有人能够算得出值多少钱。
  于是那位同学继续描述那次至少在他个人经历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游览中看到的东西。
  鲁平是我见过的成功者中最不具备家庭条件支持的人,他的父亲和母亲都不是高官,按说他没有理由获得这样的成功,但是他竟然就成功了,这说明这个时代的确在创造奇迹,不但在创造有权有势的人的奇迹,同时也在创造着鲁平这样的没有形状的人的奇迹。
  但是——我这个人就是多事,总要想到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我又在想: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能不能得到创造这种奇迹的条件和机遇呢?我还在想:如果我插队的那个地方有十个鲁平这样的人,谷庄驿公社不就变成土匪的天下了吗?还有什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有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幸亏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如果”,实际情况是——那里只有一个鲁平,其他二百多名知识青年都是一些被时代驱赶着老老实实走自己的人生之旅的人,所以那个地方不但没有变成土匪的天下,它还是一个按照标准模式运转着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在一天接一天的时光延续中,遵循着人的良知,同时也护卫着社会的良知,所以,世界才没有完全变成土匪的天下。
  当这些人疲惫到没有力量遵循人的良知,无力再对这个可爱的世界进行看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不知道。
  就是在这次同学聚会上,我听说了一些关于吴克勤的事情。
  53.回到初始的地方
  八十年代初,实行将近三十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被改变,开始实行带有私有性质的土地制度,即所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俗化说法是“包产到户”)。这样一个简单的、不彻底的向传统土地使用制度的回归,在中国大地上激发出的创造性和活力,简直如同排山倒海。
  用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当初我们养了一只体型巨大的猫,这个漂亮的大家伙天生懒惰,中看不中用,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就是无法让它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哪怕象征性地去逮上一只老鼠,以证明对于它的豢养是正确的,它让人尽失颜面。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只黑猫或者白猫,这个家伙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在乎它,出自于本能地跃跃欲试想去逮老鼠。我们就让它去逮,它竟然就逮住了,逮住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老鼠,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但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它也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惊叹,世界上很多穷人和富人或者羡慕或者嫉妒地指着东方说:“看!那家伙逮到了那么大的一只老鼠!”
  历史的深刻变革必然带来参与其中的人物人生命运的变革。
  在世界地图、甚至在
  中国地图上也找不到的一个叫马家崾岘的小山村,一个早已经被人遗忘的人的人生命运也就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吴克勤终于因为身体原因卸掉了当了整整十年的马家崾岘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开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为自己进行粮食生产。
  据说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他本来就是一个干活不惜力的人,现在能够完全为自己劳作了,当然更加拼命,他成了村里把庄稼务育得最好的人,每一年都超额交售公粮,但是他拒绝任何荣誉。
  我们应当关注这个人的这一重要变化。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乡上和县上都有亲爱的领导人想把他树立为“致富能手”,甚至开列出了非常优厚的优惠条件——低价供应化肥,免费提供粮食优良品种,优先收购
  苹果等等——诱使他在胸前佩带巨大的红花,在敲锣打鼓的喜庆气氛中好好当一个能够被宣传的典型,一个能够被上级和上级的上级知道和夸耀的典型。
  所有这一切,都被吴克勤拒绝了。
  最后一次是在崤阳县县委书记的豪华办公室里,吴克勤客气地对县委书记说:“我尔格老了,不想弄那号事情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