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成为往事(136)

2025-10-10 评论

  这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
  吴克勤和秀梅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来思虑这件事情啊!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最后的结论仍然是:回马家崾岘是唯一能够做出的选择,是唯一的一条活路。
  这个不得不做出的决定遇到了虎生的坚决反抗:这个已经熟悉北京城市生活的孩子宣布说,他就是靠捡垃圾生活,也不离开北京!
  吴克勤和秀梅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再没有什么话可说。在吴克勤心里,甚至于这是他期望得到的回答,就好像他需要儿子的力量来否决那个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事情只好又放下来。
  现在轮到生活教训虎生了——这个马上面临中考的孩子觉得不能再向可怜的父亲母亲伸手要被学校额外征缴的三百六十元学费了。那天下午放学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城南一条发臭了的河边沉思自己的命运。他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信念在他所面临的现实面前既荒诞又没有道理,他终于抬头看到矗立在他和爸爸、妈妈面前的是一座不可能跨越过去的高山。如果他坚持在北京上中学,继续在这里呆下去,受一辈子苦的父亲和母亲很可能会因为贫困和劳累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即使他学成了,挣了大钱,去报答谁?
  他永远不会忘记前天下午看到父亲佝偻着身子在路边的垃圾筒里拣拾饮料瓶子的情景。当时他就像僵死了一样,伫立在离父亲二百米远的地方,默默地看着他。他是眼看着整个世界在面前轰然倒塌的,他不能在那个倒塌了的世界设想自己的命运——这个孩子已经能够像大人那样理性地思考未来了。
  这个懂事的孩子终于在一个周未的晚上,像父亲和母亲宣布说:他想回马家崾岘。
  吴克勤怔怔地看着儿子,突然,他把儿子搂抱在怀里,父子俩一起嚎啕大哭,秀梅用手掰都掰不开他们。
  “不,虎生,”吴克勤难看地咧着嘴,一边哭一边对儿子说,“虎生,咱再想想办法……咱先不走,再想想办法……”
  没有办法可想。这个家庭终于接受了上天做出的安排。
  姐姐一家人热情地挽留他们,正是在这种挽留中,敏感的吴克勤发现他做了一件实际上让大家都感到满意的决定。在严酷的生存层面上,即使是亲情,也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你没有这个条件。看着姐姐忧郁的眼睛,吴克勤的想法是:就当是报答了一次姐姐在他插队期间为赡养父母曾经付出的辛劳吧!
  一九八八年春天,北京插队知青吴克勤就像二十年前那样,到派出所重新迁出了他和虎生、秀梅的户口,离开了北京。
  从此以后,我们这些中学同学就完全和他失去了联系。

  55.岁月是一条河
  二〇〇二年晚秋时节,母校洛泉大学邀请我去参加一个会议,我得到了重返革命圣地洛泉的机会。我之所以接受邀请,很大程度上是想借此机会到崤阳县张家河乡马家崾岘去看望吴克勤。
  我从来没有乘坐飞机去过洛泉,但是现在,那里已经有了到北京的航线。从现代化的首都机场坐上飞机,我不禁感叹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虽然难以遏制频繁发生的矿难,难以阻挡用矿工的生命和鲜血换取来巨大财富的矿主们动辄出手几千万元在北京购置房产;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止权力和资本结合形成为某种空前强大的政治力量,在改革的旗号下进行野蛮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把本属于人民的国有资产转变为个人资产,把原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掠夺过来,用这些土地通过房地产的形式转变为这些人的财富大厦;虽然每天都听到专家学者在痛心疾首呼吁社会公平,要求改变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把属于农民的还给农民,将国家社会保障覆盖到农村;虽然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说我们国家幅员广大,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注意稳定,保持和谐,要创造一个全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虽然经常能够听到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种种预测,有的甚至认为在政治、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协调中,总有一天会出现全面的崩溃;尽管老百姓在猖獗的腐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面前已经几近于愤怒……但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就社会发展状况来说,我们在往前走,我们的确在世界舞台上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奇迹,这种奇迹,甚至能够从社会生活的很多细节中体会出来,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中部地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