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路途很平坦,双柱扛着弹药箱,肩头上横放了四支步枪,但这并不影响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哼着一支不成调儿的歌曲。喜子看了看走在身边的绍平,轻声问道:“回去以后,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绍平已经很善于跟同伴聊天,先是一笑,然后说:“我呀,我先得睡它三天三夜……”喜子开心地笑起来。
喜子心里想,绍平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心里藏着数不尽的弯弯绕绕,他很直爽,永远说的都是心里话。村里人把他想得太复杂了,尤其是那些对绍平抱有很大成见的人,总忘不了五年前绍平和双柱打架的事儿,总觉得这个不言不语的后生脑子里转着许多别人无法了解的念头。其实他不是这样的人。过河以来,他在任何事情上都没落在别人后边,他跟大伙相处得很好;眼下他跟双柱也已经非常要好,就像经过很长时间考验的朋友;呼三牺牲的时候,绍平多么伤心……喜子要把这一切都告诉马家崾岘人,他要让马家崾岘人知道:绍平是一个非常好的后生。
人们,包括喜子在内,仅仅把绍平的这一系列表现作为他们的一种发现,谁也不知道,这短短的十二天,绍平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所有的行为,其实正是这种内心深刻变化的结果。所以,当担架队和红军一道踏上归程向罗家川渡口方向进发的时候,绍平比任何人都激动。一种比生命更加宝贵的东西使他浑身充满了永远也消耗不尽的活力。领取弹药的时候,绍平除了背两箱弹药之外,还试图再多背两支步枪,被葛满康严厉制止了——葛满康发现这个后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拼死命的劲头。
但是现在,上路几个小时以后,绍平在前前后后照顾别人的过程中,肩膀上仍旧压了四支步枪,和双柱一样。绍平这样做已经没有任何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意思,自从呼三死后,他很少想到这个问题。他从一切方面依附在担架队这个群体上,心甘情愿地做着这一切……身体很疲劳,但是他的精神却无比舒畅,就向被沐浴了一样。
马上就要回到家乡了,就要回到那个现在对于他已经极为亲切的马家崾岘了,就要面对着那里的乡亲了!他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要向妈妈说,向文香说,向所有的马家崾岘人说。说什么呢?绝不是要说:“你们看吧,我石绍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不是的,他要说:“我现在知道了,究竟该怎样做一个马家崾岘人……”他要坐在妈妈面前,把所有心里话都告诉她,把十二天以来经历的一切——包括每件小事在他心中引起的反响——都讲给她听。妈妈一定会高兴的,她正是这样期待他的呀!现在他知道了,妈妈怀里揣着一颗怎样的心。
蔚蓝色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天的极尽处,白云被压成一个狭长的条带,闪烁着藕荷色的光泽……阳光从白云层后面闪射出来,给大地镀上一层斑驳的亮色,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大地上的树木花草,土地和河流都蒸腾起一股强烈的春天的气息。春天真正地来了,它带给人们一种暖洋洋的睡意。
“真的,回去先得好好睡一觉,”喜子对绍平说,语气中充满了幸福和向往。“我不睡在家里,我要先跳到黄河里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然后躺在滚烫的沙滩上……那可真美呀!”
葛满康从队伍中走出来,停在半路,前后看着他的队伍。十二个人,一个不缺,一个不少。十二天来,他每时每刻都在担着心:不要出什么意外,他把他们从父母手中接过来,就要完好无损地还给他们的父母。这是他十二天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每当担架队遇到正在进行的战斗,年轻人好奇,想爬到前沿阵地去看,葛满康总是凶神恶煞一般把他们呵斥回来,他知道战争绝不是游戏,它的残酷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够理解。现在,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他那颗总是悬着的心也要放下去了。尽管他外表仍然冷漠,可是在他的心里,却回响着比年轻人更加热烈的欢愉。
当喜子和绍平从葛满康面前经过的时候,他一把揪住了绍平的胳膊,不由分说从肩上拿下了两条枪。其实,葛满康身上已经有三条枪了。绍平试图争夺,葛满康严厉地瞪了他一眼,绍平只好走开。
“别争了,绍平,你背太多了,不行。”喜子说。“喜子,你是看不起我么?”绍平故意问。喜子马上缄口了——像以往一样,他总是回避看得起还是看不起绍平的问题,他知道绍平在这个问题上敏感。但是今天,绍平却露出洁白的牙齿,默默地笑了,或许笑的正是自己以前的敏感。他紧挨着喜子往前走,喜子侧过头看了看他,第一次感觉到他是那么漂亮。你不能不承认绍平是马家崾岘最漂亮的后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