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32)

2025-10-10 评论

  高炳臣一愣:"这倒是……"
  傍晚,晚霞默默地退到农家屋顶的背后去,从农舍的小窗口隐隐约约地透出些许微弱的烛光,青黧色的饮烟缓缓升上天空。
  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焦仲卿骑马疾来,扬起尘土一片,他在三岔路口停了下来,犹豫了好一会,四周静寂无声,他默默地一抖缰绳奔向另一条道。
  一会,兰芝从客厅走出来,坐在门口,轻轻拔了拨箜篌,乐声悠扬的向空中飘荡。
  隐隐的,传来绝美的箜声。焦仲卿勒住马头回头朝兰芝家望去,又转身朝刘家大院方向驶来。
  正在这时,门吱扭声响,钱氏拎着桶从里面出来。
  见有人出来,焦仲卿一怔。
  "哎?又是你……?"钱氏吃惊地望着焦,表情错愕。
  "我、我看那棵桂花树,好、好香!"焦仲卿有些慌了神,忙支吾着。
  "香?哪里香?花早谢了!"钱氏扭头朝四周看了看,鼻子嗅了嗅。
  "这景,这乡村的景也是好看的!"焦仲卿有些窘迫,一边拍马,一边支吾着。
  "这人真奇怪!上次说马听箜这次说桂花香,天都黑了,还说看什么景,该不会脑子有毛病?!"钱氏看了看离去的焦仲卿,喃喃道。
  一大早,焦仲卿就照高炳臣的吩咐匆匆来到书库房,在一排排堆满一卷一卷的竹简书架边仔细翻着什么。翻了好一阵,才在一个书架上取下一捆有关琴理方面的竹简。
  焦仲卿高兴地捧着竹简走出书库房,正好遇孙少吏迎面走来。
  "仲卿,你这是……?"孙少吏不解地问。
  "嗨,高主簿要看看音律方面的东西!"焦仲卿说。
  "哟,……?!他怎么也爱上了音律?"孙少吏用迷惘的眼神望着焦。
  稍顷,焦仲卿说:"我也感到奇怪!"。
  "有意思,有意思!"孙少吏笑道。一会又低声地说:"发现没有,高主簿这一阵总是乐滋滋的,衣服也穿得光淌淌,春仙楼也不见去了!"
  "该不是主簿大人又要高升了。"焦仲卿想了想,说。
  "高升不高升不清楚,看样子是遇到好事啰。唉,也罢,我们倒落得个自在。"孙少吏笑道。说完,便往书手房走去。
  焦仲卿拎着竹筒书匆匆走进高炳臣的公事房的,高炳臣皱着眉头吃惊地:"哎呀,要看这么多!"
  "这只是部分琴理"。焦仲卿放下书筒,又有些迷惑地笑道:"不知高主簿竟对古琴有了兴趣?"
  "不闻古人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高炳臣说罢,俯首看简。为了给未来的丈人和女人留个好印象,高炳臣说什么也要好好装点一下门面。
  焦仲卿怦然心动,情情恍惚地重复了一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焦仲卿正准备离去,高又急忙叫住焦。
  高炳臣犹豫了一会,欲言又止,扬扬手说:"仲卿,慢走!"
  "主簿大人有何吩咐?"焦仲卿不解地看着高,停了下来。
  高炳臣了无头绪地看着书筒,说:"你说说这古琴,……哎呀,这、这怎么说?就是说这琴乐……哎呀呀……"一边说一边不知所措地比划着。
  "不知主簿问的是不是琴的乐理?"焦仲卿说。
  "对对,就说这乐理。"高炳臣笑道。
  "其实这也不仅于古琴,大凡乐器皆如此。何为乐?乃为心声,皆感于外而形于内,由内而外发于声,即能引人如听。外者,山水节气功名利禄,人眼所见,世人所求,皆为外者;内者,即我心,有心者则有所求亦无所求……"
  "太、太复杂,你还是说简单点的,比如说这琴何谓……七、七弦。"高炳臣连摆着手,打断焦的话。
  "原是五弦,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排,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而定。周文王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音哀怨,谓文弦。后武王伐约,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武弦。便有了今日的七弦,故能奏出人间百态、万千气象。"焦仲卿解释道。
  "好,这么说我还能明白,既简单又玄奥!好!"说完,又指着简,"还有这呢……!"高炳臣一边点头,一边吃力地记着。
  焦仲卿耐心讲解着。
  高炳臣苦着脸,耐着性子听着,为了美人,就搏一搏吧,免得到时露馅。
  焦仲卿费力地教了高半天,才急忙回到书手房。这会,高炳臣躲在幽僻的府衙甬道,嘴里念念有词,两只手做出弹琴的动作,一会又伸头朝竹简看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