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32)

2025-10-10 评论

    我没有采纳朋友的奖赏建议,我只是带孩子一起过好每一天。争取每一天都让孩子在无形中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是学习生活而不是学习课本。18岁,正是欣欣向荣又还稚嫩的年岁,正是充满对生活的热望和好奇的青春,正是学习生活的最好时刻。好的生活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远远重要于课堂。这门课程全凭父母带领孩子。
    儿时,我多居住在外公外婆家里。我外公会刷地在我头顶敲一筷子,只因当年我小小孩儿吃饭把不住碗,冷不丁被他一夺就脱了手,于是外公给我一记当头棒喝,说道:“孩儿啊!饭碗一定要把牢啊!每时每刻都得把牢啊!”这样的民间大实话,却有一种警醒如佛禅,我一生一世再也忘不了。因此,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懂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在敬重生命之中,它们其实与享受生命并行不悖。孩子自己在英国的两年高中生活以及高考过程,已经让她取得了初步经验。现在进入18岁了,成年了,就应该及时懂得更多,懂得更复杂的、更智慧的知识,当然蕴含于生活本身。一个人如果游戏玩耍,品酒饮茶,交朋结友,都能如奉大事,庄重潇洒,了若指掌,深获妙趣,那天下还有什么可以为难她的生命呢?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就随时随地都正在降临她的身心吗?
    我已经备好了绿茶、红茶和青茶,备好了法国干红和干白,还有上好花雕和女儿红。我得开始教亦池品茶品酒,谈经博古,诗词歌赋,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格物致知。我的女儿是成年人了,可以和我一起饮茶喝酒了!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劳累琐碎的日常生活文化文化了。我们要一边等待高考结果一边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把所有的面试都再一次地经过,主要从中学习怎么说话,怎么直率或者婉转表达,怎么富有勇气,怎么富有幽默感以及怎么保持自己的信心。
    大学录取消息陆续到来,就像我们家门前的喜鹊,热闹喧腾地喳喳叫:巴斯大学提前刷新了它们的资料,网上公布了录取名单,电邮发来了给亦池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不选择巴斯大学呢?
    亦池说:再等等看。
    华威大学也很快刷新了录取资料。录取亦池了!学校告诉我们:给亦池的录取通知书不仅网上公布,连纸质文件,都朝我们家邮寄过来了!
    亦池说:再等等看。
    一连串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每天都有喜报临门,真是叫人好生快乐!我成天嘴巴都合不拢了。
    回想一下,此前我觉得英式高考漫长、繁琐、使劲折腾孩子,现在发现它自有合理之处,且不说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了极大锻炼,录取通知来的时候,家里竟是一派丰收景象:果实累累啊!
    接二连三被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纷纷录取,我的孩子,亦池那感觉,想不骄傲都很难,她满面光彩面如芙蓉,神气极了,走路都是兴冲冲昂扬扬的。魄力、决断和脾气,也被激发出来。外面世界的行走与玩耍,自己玩得溜溜转:和同学聚会吃饭,去钱柜唱歌,去打斯洛克球,去外地城市会同学,亦池都是一副见多识广、当家作主的样子,根本不像以前,出去还会问问我,要打听打听一下路怎么走,或者要妈妈陪。现在人家都是自己事先在网上查好,带上城市地图,和同学把时间约好,自己打扮停当,漂漂亮亮,到点就出门了。只是说声“妈妈拜拜”。家事也同样,总是先很有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她三下五除二,理顺事情道理和逻辑,最后她就拍板了:“就这样吧妈妈。”我懵懵地看着亦池,先赶紧点头同意了再说:原来大学的接二连三录取就是可以把孩子变牛啊!
    去年暑假,亦池还不是这个样子。一整个年度的高考尤其是后来的多次面试,亦池成熟的程度,令我吃惊。毕竟她还是18岁,要到秋季才进19岁呢。
    再等等,却也来了一个不那么愉快的消息:牛津大学刷新了它的录取资料,果然不出意料,没有亦池的名字。一只脚已经跨进牛津大学的亦池,与牛津大学擦肩而过。亦池不同意我的说法,亦池表面温和,内心倔强,好胜心还是很强的。她说:什么擦肩而过,我的第一志愿根本就不是牛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