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妹子(42)

2025-10-10 评论


    四妹子(42)扬起头,装出一副傻样儿说:“凡是外面有客人来,理当你老人家接待应酬,这是咱家的规矩。俺小辈人咋能多嘴多舌……”

    “呃……嘿!”老公公噎住了,反而说不上话来。他现在才明白了三儿媳妇的心计,意在报复他对她的二姑的那次不礼貌接待。她可真是心眼多端。老汉又一时不好意思否认自己的家规和家风,气闷闷地抽起烟来。

    四妹子(42)怕老公公真的犯了心病,又装作毫不介意地说:“爸吔!其实我是故意让你跟那些干部多接触接触。我看你总是怯那些干部。你接触多了,也就明白,他们是干部,可也是人,没啥好害怕的……”

    那位记者的文章在报纸上一发表,四妹子(42)的小院里就更加热闹,好多有组织的代表团前来参观,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县委书记和县长来了,大加赞扬,说她是他们领导下的河口县的第一个养鸡专业户,应该大大地宣传一番,她给全县的妇女蹚开了一条致富的门路,无疑是一个典型。有人要请她介绍经验,有人要总结她的最新材料。有人来说要写她的报告文学。有人要她填一张表,补选县人民代表……

    她被热情的波浪包围着,冲击着。她不能离开屋院了,给南工地食堂送鸡蛋的事也办不到了,老公公主动承担了。

    老公公第一次给南工地食堂送鸡蛋回来,把一根甘蔗塞给孙子,然后从内衣口袋掏出钱来,交给她。她从老公公手里接过钱的时候,突然想起刚到这个家庭以后,老公公给她五块钱并且因为她花掉了而闹出家庭纠纷的事,现在,老公公向她交钱了。

    这天晚上,吃罢晚饭,一家人都在逗着小儿子取笑,四妹子(42)从抽屉里取出五十块钱,对老公公说:“爸吔!你和俺妈给我帮忙整一月了,这是我给你们二位老人的工资,每人按二十五元一月,这是五十块。日后,养鸡场发展了我再给您增加……”

    一家人全惊呆了。老公公瞅着她,半天才说:“这算啥话?啊?这算啥话!一家人,还发工——资?那我跟你妈不是成了你长工了?”

    老婆婆也附合说:“你不怕人笑话吗?失情薄意的!”

    建峰却不开口。

    四妹子(42)说:“我不能让您二老白干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您干了就该有报酬,这是合情合理的事。”

    “哈呀!哪有老子挣儿子的钱这号事?”老公公说,“我要钱做啥?只要你们过得好……”

    四妹子(42)却毫不动摇:“你要是不受钱,我就不好让您二老继续干下去了。我就要另外在村里雇人……”

    老公公更加吃惊,睁大眼睛:“你可不敢胡来!虽说目下政策宽了,雇人可是剥削,是共产党头号反对的事!”他自解放以来,最担心的就是怕被升格为地主——剥削阶级,而乡村里作为剥削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雇工。

    “我不怕。”四妹子(42)说,“我给人家开工资。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剥削。”

    “既是这话,你先甭着急雇旁人。”老公公把五十块钱接过来,“我就收下这钱,免得你再雇旁的人来,日后万一有人追究起来,我说是给儿子帮忙,也留一步退路……”

    过了几天,那位解记者又来了,询问鸡场的发展。四妹子(42)却想,记者们消息都很灵通,就探问可不可以雇工和雇工算不算剥削的事。记者似乎还没有获得这个具体问题的权威答案,说得含含糊糊。由此却引出了四妹子(42)给公公婆婆开工资的事,解记者大感兴趣,追根刨底,问得四妹子(42)简直都无法回答了。几天之后,报纸上就有一条显赫的标题——

    媳妇给公婆发工资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质变

    四妹子(42)接到解侃寄来的报纸,看了,看得似懂非懂。她真服了这个耍笔杆子的,一件在自己看来毫不起眼的小事,让他给分析出那么多的意思来,真是了不起!

    这年到头,四妹子(42)给两位老人做了一身新衣服,而且买回一台电视机。大年三十晚上,一家老少欢聚一堂,真是“春满乾坤福满门”。包完饺子,四妹子(42)就说出了下一年的发展计划,她算了养鸡卖蛋的账,获利虽不少,还是不理想。她要买一台孵化雏鸡的机器,那利润比养鸡强多了,大多了。她说,政府现在宣传鼓励农民搞好家庭副业,好些乡村女人眼见她养鸡得了利,发了财,都眼热手痒了,来年春天的雏鸡无疑会是紧俏货。四妹子(42)说:“这一步棋瞅准了,下手要早,单是忙前这一季,赚上万把块钱不成问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