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底线(56)

2025-10-10 评论

    赵通达是头一次上魏海烽办公室来,如果不是魏海烽找他谈话,他连来都不会来。这个办公室是他熟悉的,以前许明亮主持工作的时候,这里几乎就是他每天必到的地方。现在物是人非,他还坐在以前的座位上,但隔着桌子的那个人,却变成了魏海烽。
    魏海烽先跟他扯了点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工作,比如征求他的意见,问如果由洪长革来当平兴高速招标主任怎么样。
    赵通达心里吃了一惊,但随即转过弯来。按惯例,招标办主任应该是从基建处出,而从基建处出,势必魏海烽在管理上就有难度。他要用自己人。
    但这些话,是拿不到台面上的。所以,赵通达只淡淡地说了句:“这个年轻人品质上有点问题。”
    “理解吧。小人物。也是为了生存。”魏海烽随口敷衍。
    “嗬,海烽,提了副厅,人都变得豁达了。”赵通达忍不住揶揄他。
    “我没有变。”魏海烽占有心理优势,口气中也就不自觉地带着点官大一级的劲头。
    “你以为你没有。”赵通达一声轻笑。他本来想说,搁以前,我像现在这样噎你,你早急了。
    魏海烽从赵通达的表情里看出他要说什么,他等了等,见赵通达又不说了,只好自己说:“通达,我以前脾气急,现在改了;你以前不这样,怎么现在一开会就跟我呛呛?意见不同我们完全可以会后交换嘛。”
    赵通达不吭声,心说你改了?你那叫改吗?你那叫注意形象。魏海烽见赵通达一言不发,索性开诚布公:‘通达,你是不是想让我和你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上下级有矛盾,下级及时公开矛盾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典型的办公室政治。通达,我们是老同学老同事,没必要玩这个,没时间玩也玩不起。你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希望我们不要因为个人恩怨影响工作,希望步我们好好合作把平兴高速做好,否则……”魏海烽刹住话头。隔着桌子,赵通达一张脸气得通红:“说呀,说下去。否则你会怎么样?”
    “公事公办。”魏海烽字斟句酌。
    “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赵通达不依不饶。
    “对。”魏海烽这个“对”字,声音不大,但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生硬。
    赵通达拂袖而去。魏海烽在房间里,能清楚地听到赵通达愤怒的脚步声“咚咚咚”一路敲击着地板。如他所料,这个脚步声停在了厅长办公室门前。
    自从周山川提拔了魏海烽,机关的人对周山川的评论就多了一条“姜还是老的辣”。明摆着的事,周山川已经五十九岁了,明年退休,如果到时候交通厅风调雨顺风和日丽,那他周山川也就是领“俩杯子一暖壶”回家养老。他要是还打算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交通厅就必须得热闹一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周山川一定是掂量过,如果提拔赵通达,显然局面不会像现在这样热闹。因为即使魏海烽不满赵通达,也无所大谓,赵通达开展工作并不需要魏海烽配合,魏海烽说到底不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吗?他要是真不听话,换了张立功就是了。但提拔魏海烽,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基建处要是不听招呼,魏海烽这个“副厅”就形同虚设。而赵通达必然不是那么容易听招呼的人,俩人肯定死掐。而他们掐得越欢,他周山川作为老家长的价值就越大;他的价值越大,上面就会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会那么轻易把那“俩杯子一暖壶”发他手里,组织上还得把他留在交通厅,继续为全省的交通事业发光发热呢。
    周山川不是不知道这些民间“非主流议论”,他在交通厅待了快一辈子了。早些年,他太把群众议论当回事,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大半生都在辛辛苦苦做官,尽管仕途上没什么大坎坷,该升的官都升上去了,但还是落个“平庸”的称号。你是没犯什么大错,你是很清廉,可是你没建树,没政绩,群众对你还是不满意的。周山川曾为此苦恼很久,后来他仔细研究了许明亮的为官之道,这才闹明白,人心就是这么一个玩意。你越浑不吝,议论就越少。许明亮有一句名言,做自己的官,谁爱议论谁议论。这么些年,议论许明亮的人有没有,有,但越来越少,怎么少的?不是许明亮以德服人,而是他睚眦必报。谁议论他,他就让谁不舒服。最绝的是,基建处原来有一干部一天到晚说许明亮这许明亮那,结果厅里被派一个“援建项目”,许明亮二话不说,就把那干部报上了。许明亮的理由是,你不是高尚吗,你不是没有私心杂念吗?你非洲修路去吧。那干部告到厅长那儿,说许明亮是打击报复。周山川找许明亮谈话,许明亮说:“这怎么叫打击报复?让他去援建,工资翻倍,还出趟国,怎么就叫打击报复?他怎么就不能把这事理解成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