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我的车子已在乔家换九号门前停住。那是一排六扇的黑色璃门,夹在两毛西式屋子的中间。高低相差很远。这一条街,既已放宽,煤的名称原已有名无实,街上大半都是新建的市房。这宅九号老屋只缩进了些门面,还没有根本翻动,可算是硕果仅存。这六扇墙门仍紧紧关着,时间既早,又无其他异状,绝不像发生了什么凶案,料想前屋的邻居们,大概还没有知道。
我赶紧兜到了后面的乔家栅,寻到小弄口时,向弄里一望,才见弄堂中只有一个后门,有一个警立正站在那一扇包着铅皮的后门外面。我走到后门口时,那看守的警上不认识我,正在问我的来意,汪银林忽开了后门出来。他后面另有一个穿白色制服挂武装带的警官。
汪银林招呼道:“包先生,早,霍先生也来了吗?”
我应道:“他刚才打电话给我,立刻就到。”
我认识那个凸肚挺胸、身长六尺以上、黑脸而有菱角须的警官,就是我们本来认识的许墨佣。好几年前,我们曾和他联手办过一件一只鞋(见霍桑探案汇刊)凶案,他的争功嫉妒的本领,我至今还不曾忘怀。这件案子恰巧在他的警区之内,我又不禁替霍桑暗暗担忧。所以他虽然满面笑容地和我招呼,我却只很冷淡地应酬了一声。
汪银林先告诉我,这案子在上夜里十二点发生。那许署长在两点钟时方才得信赶到这里,忙碌了一会,东方已经发白,然后他转报总署,汪银林方始得信。
汪银林附加道:“我记得昨天霍先生恰巧说起过这一件事,今天却不意出了凶案。我料想霍先生对于此案,一定是特别注意的;并且这案子又非常诡秘,也得借重他的大力,所以我一得信就打电话通知他。”
我道:“你已察勘过了吗?”
汪银林摇摇头道:“不,我也才到。”
“你现在上哪儿去?”
“我正要瞧瞧这扇后门。”
许墨佣偻着身体,弓I手指着后门外阶石旁边的一个污泥水潭。
他道:“汪先生,你瞧,这水潭是厨房里倾倒出来的污水积成的。这潭边的污泥上,明明有一个足跟的印子,而且这足印很新鲜。’”
汪银林弯着腰走近去细瞧。我也跟着瞧视,觉得许墨佣的话果真不错。
汪银林站直了身子,点头应道:“这当真是一个足跟的印于,而且还有些滑溜的痕迹,好像那人踏在这里时曾滑过一滑。
许墨佣用手指卷了卷他的短须,更起劲地说:“今天早晨我用电筒发现了这个痕迹以后,曾站在这一块石阶上实验过一下,很像有个人匆匆忙忙从后门里出来,一失脚便滑进了泥潭里去。现在我可要再试一试?
“唉,不消得。你的光亮的皮鞋,不怕玷污"泥吗?
这几句话的声音,从我们的背后突如其来地发生,但一进我的耳朵,非常熟悉。霍桑已赶到了。
于是我们三个人都旋转身来和霍桑招呼。汪银林又解释了几句,霍桑一边也向泥潭瞧了一瞧,一边带着笑容向许墨佣说话。
“许先生,你的见解很对,已没有再度实验的必要。不过那人并不像你一般穿皮鞋的,却是穿的平跟扎底的本国鞋子,而且那鞋子还是新的。
那许墨佣忽笑着应道:“唉,霍先生,你的眼力竟这么凶?你竟是一个观察鞋子的专家!你总还记得那徐志高妻子的一案,你也就靠着那只鞋子破案的啊。
霍桑听了这句类似恭维的说话,只笑了一笑,不再答话,似乎他觉得这案子的性质既很严重,没有闲心思谈到别方面去。汪银林就把刚才和我说过的几句话向霍桑说明。
他道:“据说当发案以后,死者的岳母发现这扇后门开着。许署长认为这一点关系重要,所以先领我来瞧瞧这后门。
霍桑点了点头,便踏上那后门外的石阶,向那包铅皮的后门上细瞧。那是一扇旧式的门,包裹的铅皮还不很旧,外面门上有一个小小的铁环。
许署长又卖弄聪敏似地解释道:“这是一扇旧式门。里面有两个木闩。昨夜发案以后,两个木闩都已开着,门上也并无撬损的痕迹。可见这门是从里面开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