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43)

2025-10-10 评论

    "我们是应该忍耐的。这不是说忍耐地受苦,是说忍耐地工作,一直到最后胜利的时候。那一天会来的,虽然我们自己不会看见,但那一天是一定会来的。"这又是陈真的声音。
    陈真的话向着他的头打来。这一定是陈真在这里说话,因为他绝不会跟自己辩论,向自己预言,因为他不是一个说教者。
    "这是你,这一定是你。"他狂热地叫起来,"我在跟你辩论。说话的一定是你,因为你是一个说教者,我不是。"
    然而这一次他错了,说话的确实是他自己。屋子里并没有陈真,他是在跟自己辩论。
    他的叫声使他力竭了,可是在这屋子里并不曾生出一点回响。除了他的脑子外,再没有一件东西使他感觉到他曾经发出了一些叫声。
    屋子里仍然很静。后来三四声尖锐的汽车喇叭声响了起来。
    夜已经来了,屋子里黑漆漆的。
    他直伸伸地躺在沙发上,身子软弱无力,连动也不想动一下,他觉得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

    "那本妃格念尔的《回忆录》我拿给佩珠去看了,前几天忘记告诉你,"一天下午方亚丹来看吴仁民的时候对他说。
    "她不见得就了解吧,"吴仁民随便答了一句,依旧在抽他的纸烟。
    "为什么不了解呢?那是一本好书,我读了,还流过眼泪,"方亚丹热情地说。
    "这样容易流眼泪,你们的眼泪太多了,"吴仁民冷淡地说,其实这冷淡只是表面的,他的心里却有一团火在燃烧。
    "我们除了眼泪外还应该有别的东西流。"
    "你就只会说空话,你就像妃格念尔读过的那首长诗里面的英雄一样,"方亚丹气愤地说。"那位英雄到处散布雄辩的议论,然而只限于空谈,他从没有做过一件实在的事。话纵然说得激烈,终于是空话。"
    "是的,你们连激烈的话也不敢说,"吴仁民只说了这一句就闭了口,因为他忽然记起了陈真的话。原来当初陈真把这本书送给他的时候曾经对他说过:"我已经读过了四遍,我每读一遍总要流不少的眼泪。我是在哭我自己,我自己太软弱了。"于是他忘记自己地高声接下去说:"我们太软弱了。"
    他又改变了语调说:"我们都是说空话的,无论是到外国去,或者留在国内,我们都是一样地过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且说空话。陈真也许是对的,我们太软弱了。在那样一个女性的面前我们的确都应该流眼泪。"这并不是寻常的赞叹的声音,他的声音里面荡漾着渴望、愤怒和悔恨。
    方亚丹起先并不说话,吴仁民的话把他感动了,然而在他和吴仁民的中间究竟隔了一些栅栏,两种差异的性格并不能够达到完全的相互了解,不仅是因为年龄的相差。方亚丹的经验比较少,因此他更乐观。他和每一个新参加社会运动的青年一样,他没有什么创伤,他只顾看前面,绝不会想到"回顾"上去。
    "仁民,你近来太容易激动了,同时也可以说是太容易伤感了,"方亚丹诚恳地劝道。"像这样下去,我害怕你会变成一个罗亭。难道你思想上起了动摇吗?不然你为什么这样烦躁?"他说到最后想把话收住,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他颇有点后悔,觉得不应该怀疑这个比较老的同志。他很想再用几句话说明他的看法,可是吴仁民已经接下去说了:"你不了解我,亚丹,你还不了解我。思想上起动摇,那绝不会。这伤感,这烦躁,是对于某一部分人的反感,同时也正是一种新的生活的酝酿。是的,一种新的生活。我要把过去的生活结束了。以后至少也得做一个像陈真那样的人,不再在书堆里或者外国名词中间绕圈子。也许我的旧习惯太深,很难摆脱掉,得不到新生也未可知。但是我总要努力挣扎。如果得不到新生,就让他彻底灭亡,我不愿意再在矛盾中间生活。而且我劝你,以后不要过于迷信李剑虹,否则你将来会后悔的。"
    "仁民,我总觉得你有成见。你为什么要跟剑虹作对呢?他在中国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他的信仰的坚定也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不然,为什么会有许多青年那样相信他,甚至把他当作父亲一般地看待?你看,这样大的感化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