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14)

2025-10-10 评论

    也许很多人会说,两个像诗一样的人物,用诗样的语言来交流,又怎么可能不华丽。但我一直相信,林徽因是清新的,她始终如莲,纵是爱到深处,亦无法绽放桃的妖娆。而徐志摩视林徽因为心中最洁净的女神,他用最清澈、最柔情的心将其呵护。他不忍这朵白莲被凡尘的烟火染成五颜六色,他要她一如既往地清白,是的,清白
    后来才知道,徐志摩这短短的一生爱了两个极致的女子。一个是林徽因,她穿行在百媚千红的世间,独爱成绝的白色。一个是陆小曼,潋滟风情的女子,仿佛要将红尘百味尝遍才肯罢休。徐志摩为了林徽因,在康桥徘徊又徘徊,跌进夜色的柔波里。他为了陆小曼,奔走于红尘,不惜耗尽一切为她抵挡风雨。林徽因太淡然,淡然到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存在都是一种多余。陆小曼又太任性,任性到肆无忌惮地挥霍光阴都不是罪过
    是康桥的水唤醒了他们原本安静的心灵,让本就柔软的心更加温润潮湿。之前,他们虽有诗样情怀,却很少真正写诗。直至后来,徐志摩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康桥的记忆,是为了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一座桥,一种存在的风景
    如果没有这段相恋,就不会有《再别康桥》。而徐志摩和林徽因或许同样是文坛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却未必会有这一段家喻户晓的浪漫故事。爱到难舍难分之时,谁也不会相信,有一天彼此要伫立在别离的路口,平静地道声珍重。早已痛彻心扉,却依旧掩饰心中的悲伤,假装真的很淡然。正如那首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逢是歌
    在春天的雨夜里,听《相逢是首歌》,就这样做了那个怀旧的人,恋上一首经典老歌。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多么美好的句子,美得让人要落下泪来。那些远去的青葱年华,开始在雨夜里重现,仿佛只在昨天,可我为何早早就更换了容颜
    更换容颜的,又岂止是我,还有岁月,以及行走在岁月河岸的许多人。那么多红颜佳丽都随着时光渐次老去,当你以为过程是缓慢,回首却只需瞬间。是的,覆水难收,春去会有春回,花谢花还会开,可人一旦把恩情偿还,就再也不相欠了
    其实,人生原本就没有相欠。别人对你付出,是因为别人欢喜;你对别人付出,是因为自己甘愿。那些付出了想过要收回的人,又何必让你费心去在意。我佩服那些爱过无悔的人,就算分手,依旧可以做到从容相惜。倘若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这样宽容慈悲,这风尘的世间虽然烟火蔓延,却不会再有伤害
    深夜里听到乐声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这是林徽因写的诗,爱过之后写的诗。因为爱了,所以听一首弦音,颊边泛上了红。我是多么的喜欢那一句:“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在她很青春的时候,似乎就已经知道,世间万物有其自身规律,就如同山河不可逆转,岁月不可回流。很多人说她永远像梦一样美丽迷人,其实她活得比谁都清醒
    她和所有女孩一样,甚至比所有女孩都更喜欢做梦,但是她不会让自己沉迷。她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为的是不让自己受伤。所以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没有疼痛之感。即使她伤了,也会掩饰得很好,也许她会觉得,快乐是所有人的快乐,悲伤是一个人的悲伤。这么说,不是歌颂林徽因多么的伟大,而是有些人从来都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处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桥深刻浪漫地爱了一场,爱到几乎忘记他们的相逢其实是一场美丽的错误。茫茫人海,遇见是多么的不容易,怎么忍心轻易说别离。他们甚至愿意一直梦着不要回到现实,现实像一把利刃会将彼此都割伤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