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35)

2025-10-10 评论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像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夜,这夜,这惨的变换!
    然而秋天也是一首挽歌,是一场离合幻梦的交变。对于季节交替,岁月更迭,林徽因始终充满感恩的心。她不肯做那悲情女子,不愿对过往低头,所以她喜欢怀旧,却不会沉迷。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也许我们应该留给她更多的祝福。无论她飘散至人世间的哪个角落,都希望她可以日日平宁,岁岁逢春。

人间四月
    我们常说时光如流,转瞬而过,无论是华美还是萧索,是喜悦还是悲伤,都会随年轮的消逝而隐没无踪。我们一笔一墨所记下的其实都是生活的流水账。无论你的人生多么起伏跌宕,或是怎样的平淡无奇,在生命的书页里,不过是墨多墨少而已,不会有其他的区别。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看曲折坎坷的故事,都愿意热泪盈眶。那些真正走过岁月的人,更愿意读一本温和的书,品一壶清淡的茶,悟静好人生。
    相对来说,林徽因的一生在那个风云起落的年代真的不算坎坷。虽不是一路平坦,却也没有掀起过大风大浪。所以我们忆起这个女子,美好多于悲伤,幸福多于苦难。她的一生虽历经几段感情,却把握得十分妥帖。三个才华横溢的男子深爱她一生,她却没有将谁伤到支离破碎,仿佛她永远都可以用温和的姿态对待爱她的男子,让他们不敢随心所欲、不管不顾。
    林徽因在事业上的成就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她和梁思成研究的古代建筑在当时已成为一道瑰丽的风景。一九三四年,中国营造学社出版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林徽因为该书写了《绪论》。之后,林徽因、梁思成同费正清夫妇、汉莫去山西汾阳、洪洞等地考察古建筑,又应了浙江建设厅邀请,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还去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及山东历城、章邱、泰安、济宁等处作古建筑考察。几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天涯,那种与天南地北尘土相遇的熟悉,让林徽因更加地深爱这人间烟火。
    事业的成就让更多人对林徽因另眼相待,她不是那个只会雪月风花的娇柔女子,她深谙民间百态,懂得人情冷暖。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才女,总是以她非凡的魅力让人一见倾心。不知是谁说过,每个女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花开时,占尽人间春色,无限芳菲。花期一到,就把所有灿烂都支付给岁月,那种被光阴摧残的凋零让人不忍目睹。
    而林徽因做了那朵永不凋零的花,她是许多男子梦中的红颜,没有让自己活到鸡皮鹤发,更没有让自己被流光收拾得七零八落。仿佛在任何时候,她都拥有那份出尘的美,又安然在世俗深处,和我们一起共度平淡流年。于是这个女子被装帧在人间四月,岁月早已泛黄,而她却苍翠如初。
    林徽因在三十岁这一年发表了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想来,这首被世人吟诵不已的诗篇,就是她在这个年岁所写下的。三十岁的女子应该已现成熟风韵,是最端雅也最有思想的时候。这个年龄的女子拽住青春最后的一抹绿意,和柔嫩无暇的春天做最后的告别。
    青春华丽退场,意味着另一场属于盛夏的戏行将开幕。尽管还有大把的光阴可以享用,却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挥霍。当我们读完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似乎对生命又有了别样的看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