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过往有情,可有情的究竟是过往,还是追寻过往的人?路过咸亨酒店,门口那穿着破旧长衫,对着一小碟茴香豆的孔乙己,脸上似乎带着几许淡淡的笑意。温暖的阳光将寒冷的昨天融化,来过的人都走了,只有他坚守着古老店铺里陈旧的美丽,是等着过往的路人来心痛吗?心痛他落魄迂回的命运,心痛他醒醉模糊的人生。抑或是因为他欠下十九钱而不能离开?
真的不知道,这些走进店中的过客看到悬挂在牌子上写着“孔乙己,欠十九钱,三月六日”这些大字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是几时,孔乙己欠下的债务成了世人追忆曾经的道具?不然,为何要将一个穷酸之人一生无法还清的债务供来往路人观赏?分明是在提醒什么,或是昭示什么。也许什么都不是,这样的风景,看过的人都忘了。这世间又是否会有一种没有相欠的人生?正因为相欠,才会有无法割舍的缘分。无须再去品尝一杯岁月的醇酿,在黑白的光阴里静坐片刻,你就已经醉了。
醉过才知真味,醒来方觉意浓。在春风沉醉的黄昏里,摇一艘乌篷船去看一场社戏,是每个来到水乡的人不可缺失的旅程。就这样顺流而去,将落日抛在身后,赶赴一场溶溶月色编织的戏宴。无论是戏的开幕,还是戏的散场,甚至只能在薄暮中看一座空荡的戏台,都要一往情深地循迹而来。
拂去岁月落下的尘埃,临水的戏台在月光下闪烁着戏曲纷呈的光影,一艘艘停泊在水中的乌篷船,是否也懂得品尝戏里悲喜离合的味道。而台上的戏子,看惯了客往客来,再也不会为谁悄然等待。只有看戏的人,不小心落入这万千景象里,固执地不肯离开。水给你营造一种幻境,你想要走出幻境,就必须划破平静的水面,在凌乱的涟漪里抽身而去,留下月光支离的碎片,为后来者重新组合另一种梦境。
在懦弱中追寻旷达的勇敢,于沉醉里觅求颖悟的清醒,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残缺的完美?黑暗中追逐真正的光明,必须点燃心灵的火焰,亮丽的归程不会遥远。水上的乌篷船曾经被晨露浸润,又被霞光装点,如今披星戴月,在每一个渡口短暂停留,而后继续在命运的河道往来。当你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光和影的流转,生命却不再如当初年轻。在回忆中醒来,面对一份充实的怅惘,你又还会有什么虚妄的期待?
如果灿烂的相逢,注定会是转身而过的离散,你是否会后悔这样一次拥有?如果生命的怒放,换来灵魂的寂寞,你又是否能平静地享受这份清凉?倘若可以,你便找到了追寻的理由。在这墨色的江南,你从简单里悟出深刻,于黑暗中看到明亮,就是人生的希望。
那写着结局的巷陌,有一条通往开始的路径。来的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故乡,背上行囊,依旧做回了过客。
第六章 蓉城光阴
巷陌人生
剪一片闲逸的时光,一个人,素衣风尘,行走在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里,有如走在一条通向过往的长廊。巷内没有鲜衣驽马的热烈,有着的是陌上花开的恬淡。岁月在这里投下了黑白的影,漫步在瘦长的幽巷里,我细闻着光阴的味道,静听流年的声息。这三条承载着民俗风情的青石深巷,所系的是成都人的灵魂。在人生云水的生涯里,它们的存在,是多么长情。
(一)宽窄巷子
都说宽巷子见证的是老成都的“闲”生活,呈现的是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而窄巷子讲述的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当我踩着柔软的光阴走进巷子时,这里的悠闲和缓慢,让我误以为年华忘记了更换,故事还发生在昨天。任何一个转身或者回眸,都会让我跌入老成都某段遥远的回忆里。我相信,宽窄巷子一定是岁月老者刻意留下的一段民俗古韵,让曾经错过的人和不曾邂逅的人,可以共同拥有这份闲适的亲切和美丽。
巷子里没有浮华的繁弦急管,而是一片恬然的市井烟火。我几乎可以从青石板路的缝隙里,闻到巴蜀风情熟悉的气息。成都的宽窄巷子,虽处繁华都市,却保存了明末清初的建筑。洁净的青砖黛瓦,旧式的木质门窗,老墙边的拴马石,街檐下的老茶馆,浓郁的梧桐树,这些古韵明澈的物象,与城市的喧嚣隔了一道音墙,就已将世俗的尘埃过滤干净。而千年前的巴蜀旧梦,只消得刹那光阴,便邂逅在今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