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现世安稳(46)

2025-10-10 评论

    锦里是一条适合怀旧的古街,也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地方。许多人在这里可以找寻到美好的回忆,也可以在快节奏的都市里享受着悠闲的生活。阳光总是知人心意,将锦里的热闹一览无余。站在街上看挑担子的手艺人捏个泥人,在色彩缤纷的店铺里买匹蜀锦,在戏台下看一段精彩的变脸。仿佛借一匹蜀绣、蜀锦便可以织出壮丽山河,听一段川剧便可以演尽离合悲欢,饮一碗烈酒便可以加入桃园结义。锦里就是这样一条充满传奇的古街,分明在繁华的红尘之内,又有着红尘之外的悠然。
    有人说徜徉在成都的锦里会恍如行走在云南的丽江,而我却能感受到不同的民俗风韵。在锦里,最令我惊奇的是皮影戏。生动明快的皮影造型,精致细腻的图案,巧妙灵活的动作,圆润婉转的唱腔,所渲染出的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可以让戏剧里湮没的风云再起,让流逝的过往重来。更可以让人重温川西淳朴的民俗,找回童年简单的快乐。我看到成都人,在锦里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将美好的心愿,晾晒在温暖的阳光下,将寻常的故事,放映在一场皮影戏里。
    戏还不曾结束,灯火已阑珊。站在锦里充满商业气息的古街,遥望只有一篱之隔的武侯祠,此刻是那样的静默无声。它的沉默,是否在等待另一段三顾茅庐的千秋故事?当年的刘备和诸葛亮,是否还在这块三国圣地,相对而坐,抚琴共饮?
    锦里,你看这空空的行囊,已被你用真实的生活和历史文化装满。带着这些饱满生动的记忆,足以滋养一生的情怀,并且传递给每一个人。让他们知道,在锦里有一幅意趣盎然的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蓉城光阴
    总以为,成都这个被称作“天府之城”的都市,有着遥远的距离。当我走进,才知道,其实不过隔了一程青翠的山水。这里也叫蓉城,它不是美人如花,隔在缥缈的云端;也不是皎洁明月,落入澄澈的水中。而是一片柔软的烟火,飘散在风情的街巷,流淌在古韵的琴台,弥漫在筑梦的廊桥。成都的时光不会迎风乱舞,它静静地栖在枝叶上,泡在茶盏中。我是那个素朴的女子,闲云碎步地走在成都,与它共度一段芳菲的流年。
    第一阕琴台古韵
    乘一辆汉时的马车,随一个灵动的音符,或携一缕明净的清风,就这样来到蜀中的琴台。伫立在琴台路,才发觉,我像是一个现代的旅梦者,忘记穿一袭飘逸的汉服。而琴台故径,也并非是汉代的街巷,只是大汉落在这儿的一道风景、挂在这儿的一幅古画。
    我想着,两千多年的烟雨流淌,留存的该是怎样的人文精粹?两千多年的光阴消磨,封藏的又该是怎样的翰墨珍宝?没有黄尘古道,没有剑影刀光,却可以在汉画像砖的长卷上,重现一场礼乐宴饮、轻歌曼舞的大汉风华。
    策马扬尘,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风起云涌的朝代,辗转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琴台路这一派瑰丽大气的景观,难道不更胜前朝?若论风骨,这吹彻在天空的古韵汉风,足够令人醒透。若说浪漫,那十指相扣在青石路漫步的情侣,俨然就是当年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是大汉的琴台,是卓文君的琴台,也是司马相如的琴台。当年一曲《凤求凰》拨开情感的心弦,从此与之相关的人、与之无关的人听了,便再也不能相忘。这样醉人的风情,摇曳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令一条悠长的琴台路,萦绕着雅致的弦韵。
    音律流淌的时候,街边屋檐下的宫灯也会闻声起舞,它们在感动,感动于一份心如皓月的坚贞,感动于一份相看白头的约定。时光是有情的,它洗彻过往的烟尘,留下明净的故事,在人生舞台上精彩纷呈。时光也是有义的,它填补曾经的遗憾,留存至真的完美,在历史的河流里涛声依旧。
    千年已过,文君楼为何依旧宾客如云?是人们忘不了那位当垆沽酒的绝代红颜,还是忘不了汉朝那段凤求凰的风流佳话?往事是这样的风姿绰约,让那些在光阴中老去的人,可以青春如昨。都说人生如弹指,而刹那可以幻化为永恒。大汉的风情演绎到今朝,那么今日的繁华又怎么不会延续到明天?
    当我站在琴台故径,看一片锦绣明丽的风光,看阳光底下滋润生活的人们。恍然间明白,两千年的烟云流转,我们并没有虚度时光,而是时光虚度了自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