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在城南深邃古老的风物中,就像观赏生动的民间艺术。那些留存在北京城南的老字号,还有酝酿着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以及各种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都在京城扎了根。尽管时代的潮流早已似春风拂过整个北京,可是却不能席卷城南的旧韵。因为清新不能取代古朴,就像高楼不能替代四合院,未来不能替代过去一样。
纵然有一天城南也面临四面楚歌的命运,我们当相信,一定会有一条胡同、一座茶馆、一所戏楼、一座四合院留藏于历史中,尽管遗世独立,却依然清晰地存在,带给世人的是真实的物像,而不是虚幻的回忆。在这个崇尚返璞归真、维护古老文物的年代,又还有什么值得让人忧心?我们当在毁灭之前守望奇迹,在失去之前努力珍惜,在畏惧之前选择勇敢,北京的城南永远不会让新意代替古老,让伤痕吞噬欢悦。
有人在城南的阳光下做梦,有人在城南的光阴里寻梦。你在城南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而将来又有人讲述你的故事。在这份古老的美丽里,连轮回都值得欣慰,因为消逝的可以重来,离散的可以再聚。在城南那条幽深的巷陌,不知是谁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曲,一首《送别》牵引出沉积在心中的感动,你带着心来,用迷蒙的眼目湿润远方的风景。送别,有易水送荆轲的悲壮苍凉,有折柳寄故人的温暖情义。城南的送别,却是知交半零落的怅然,浊酒尽余欢的清寒。
是谁给城南的旧物镀上日落的色彩,又是谁将城南的黄昏刻上了光阴的痕迹,晚风拂过杨柳岸,夕阳还在青山外。站在人生依依古道,守望城南无言的背景,时光将年华打磨,时光却不曾老去。你看,城南还是当年的城南,旧事还是昨天的旧事。
第八章 海上重逢
东方明珠
这就是上海滩。一座风起云涌的城市,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座芳华绝代的城市。这座城,连空气都充满诱惑,骨子里都透露出高傲,它时尚前卫,风情大气。它是昔日的十里洋场,又是如今的东方之珠。这座城市,有着海一样的襟怀,它容纳万千的故事,波澜壮阔之后,又会被温软的柔情倾倒。许多人来到这座城,创造了其非凡的人生。因为,上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借世博会之机,让我们走进上海,走进上海人美好的生活,看一段倾城的海上风云。
清晨的外滩,刚刚苏醒。雾中的高楼,褪尽了一夜的灿烂繁华,披上了朦胧的色彩。黄浦江畔,汽笛的鸣响,破开平静的水面,将日出江花写成一幕撩人心扉的风景,所有的记忆在顷刻间被打开。那些黑白的影像,还有过往的时光,从来都没有被这个纷繁的城市给遗忘。
远处海关大楼的东方红钟声悠悠响起,上海每一天新的生活就是从这钟声开始。屹立江岸的东方明珠塔,将上海昨天的故事开始续写。人群如潮涌,奔向不同的高楼大厦,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仓促间,将热情抛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又感染了从不同地域匆匆而来的人们。
浦江两岸,涛声依旧,每一天都有无数艘轮船在江上来来往往。辽阔的水面,敞开胸怀,默默地听人们诉说各自的人生。他们在这里打捞故事,拾捡心情,放逐梦想。浪里浮沉,多少人在母亲河岸,淘尽离合悲欢。时间却没有给人留下丝毫的伤痕,也不给人有任何失意和慵懒、懈怠和徘徊的理由。
上海,带着与生俱来的优势。风格迥异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让这个国际大都市总是引领时代走在前端。这座璀璨的城市,仿佛只是眨眼,就优雅地换上了崭新的衣衫。一旦走进这千姿百态的大都市,没有谁,愿意回头。上海的历史,融进苏州河的水,一路缓缓流淌。也曾碧波荡漾,一次次冲洗人们的灵魂,擦亮了古旧的记忆,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明白,上海这座担负领军重任的城市,用其坚韧的脊梁承担着多少他人的企盼。一个城市的繁华,不会将根深蒂固的性格改变。浓厚而独特的海派文化,浸染至城市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缝隙。新的事物可以丰沛思想,也可以让过去沉淀出更醇香的风味。上海的每一天,都可以珍藏在回忆里;上海的每一天,都继续着昨日的传奇。
听一段老唱片,一如上海老爵士把我们带回到老上海的迤逦的当年。那具有东方韵味的爵士音乐,将淡忘了的黑白记忆重新镀上了斑斓的感情色彩。黑色的胶片,在老唱机下吱呀出木门翦窗的淡然。沉浸在婉转的音乐里,怀揣了对这座城无尽的爱。细碎的音符遥远而恍惚,潜入灵魂,总是会不经意地打湿双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