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现世安稳(7)

2025-10-10 评论

    后来又有一位情僧,他是红尘中的一只孤雁,飘零半世,尝尽情味。这个被批过宿命的僧者,叫苏曼殊。他的一生,几次遁入佛门,却又始终不能忘记世缘。在他离开人间的时候,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可他真的顿悟了,放下了吗?活着的时候,他辜负了诸多红颜,每次闯下祸,便转身逃离。并非是他无情,而是真的无力承担。
    一定还有许多我们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情僧,他们有着莲花的品性,是佛前的一粒芥子,又是情海的一朵浪花。这些人无论是坐禅于佛前,还是奔走于尘世,他们所修行的,皆是情字。跪于蒲团,用千百年光阴,几世轮回,换取一世姻缘,一次相逢。待有一天得偿所愿,便可以彻底了断执念,心似琉璃,清澈如水。
    佛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在修炼的过程中,不是一意孤行让自己与繁复的世事划清界限,而是处身缭绕的烟火中,依旧可以清凉似雪。踏遍苍茫河山,昌盛的万物,各安其因缘天性,谁也无法将谁取代。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发生的事,如同滔滔江水,不可逆转。
    你到底还在执著什么?明知道,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微尘,有一天都会不知所往。佛陀阿难纵是化身为青石桥,受尽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又岂知那位少女是否禁得起岁月的轮回?也许她在某一世就化作粉尘,灰飞烟灭,无魂无魄。也许她在某一世幻化成莲,在佛前修成正果,再也无须转世。
    一切有情,皆为过往。在烟云弥漫的路口,什么话都不必多说。告别之后,再也不要回头。转身的刹那,请一定忘记,我们曾经重叠过的那剪时光。

菩提花落又花开
    都说人间是剧场,那些穿行在凡尘的众生,每日在忙碌地编排一场叫做生活的戏。走过许多座桥,看过无数流云,经过千百次聚散,有一天,是否需要摘下人生的道具,做回纯粹洁净的自己。在菩提树下淡然修行,看青山遮日,绿水无波。
    四时流转,那些经历了千万年的岩石草木,同样抵不过光阴的轮回。其实,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择,每一个渡口都是自己甘愿停留,因果从不曾亏欠你我什么,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修行是一味药,一味可以让愚者变得聪慧,让醉者换来清醒,让痴者早日觉悟的药。所以众生应当割舍尘缘,了断宿债,轻装上路,去寻找梦里曾见过的菩提花开。
    昨日一切已是往事青梅,卸下与流年相关的装饰,从浮世里从容走出,心灵纯如水色。此后,渔笛唱晚,弄月放舟,任凭芦花似雪,烟霏云敛。菩提树下,蒲草如往,这是一个慈悲的道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在此修行,不分彼此。曾经模糊不清的世事,开始明澈;曾经迷离恍惚的情感,已然放下。
    修行,是一种自由而洒脱的出离。所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修禅的境界。让原本逶迤起伏的生命路程,在自然山水中找寻到简约的大美。真正的彻悟,不仅是在浮躁中获取安宁,也是从寂寞里得到解脱。不仅是将热忱得以释放,也是让冷落能够平缓。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自己如何勤心修炼,学会深邃,而是要删繁留简,从容相待。
    当年六祖惠能有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在点化众生,世间一切物象皆是空幻。有人说,如何修行才可以彻底忘记前尘种种,安然活在当下。既不是消极逃遁,又不是艰难抉择,就能够干净地和过往一笔勾销。
    喝一碗孟婆汤吧,那样是否就真的可以删去所有记忆,连同爱恨悲喜都一起遗忘。也许孟婆汤的本意并非是要让一个人如此决绝地了断过去,而是希望每个人可以洗净铅华。从此告别红尘的浮花浪蕊,在菩提树下获得重生。就那样摆渡而去,离开瘦水小桥,碧云烟柳,在江天彼岸,寻找那朵纯洁的菩提花。
    那些曾经说好了,在人间同生共死的人,最后也只是一笑作别,江湖相忘。也许某一天在求佛的路上,会再度重逢,但早已忘记昨天的水誓山盟,各自安好。菩提树下,多少冥顽不灵的生命,都可以得到顿悟。他们开始尊重每一种生灵,开始相信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天成,没有丝毫造作。
    背上禅的行囊,从最深的凡尘里走出,青山作幕,流水为台。江雪独钓的是我,伐薪南山的是我,云中往来的是我,头枕石块的是我。只有与自然同行,才可以不问光年,任凭白驹过隙,内心古井无波。倘若迷失荒野,醉倒枫林,只要找到一株菩提,就寻得归宿。守着一片纯净的天空,感知自然,看日落风清,山河寂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