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156)

2025-10-10 评论

但是后面的隶属关系,分配关系,人事关系等具体互动,就复杂起来。几乎是红伟士根两个作为下面具体企业代表,与雷东宝扯皮利益配置。士根虽然被安排到副总位置上,可他还没适应这身份,说到具体问题,自然而然就站到与红伟一样的立场上。反而是宋运辉置身事外,成了调解员,从他们三个的争执中看出问题所在,调整关系分配。

农村人嗓门大,尤其雷东宝嗓门更大,如今正是初夏,宋运辉的家挡着纱窗,却开着窗,说话声音传到外面,整幢楼的人都以为这家在吵架。家属楼里彼此比较关心,早有人敲门前来问询,都是程开颜出去开门应付。

宋运辉虽然是框架指定者,而且学习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但是他无法成为对立双方的仲裁者。小雷家三个人争执中说出来的具体情况,宋运辉闻所未闻,或者说,想都没想到过。比如说正品当作次品卖,怎么监管。比如说厂长收黑钱,开岀最低价卖那些产品,该怎么监管。最要紧的是,有个什么制度来约束或鼓励厂长们不做出那样的贪污举动,等等。这些情况,对于金州而言,简直不成其为问题,金州都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进货渠道和价格,统一的岀货渠道和价格,分厂不管销售,销售都是交给总厂运销处,而运销处交给部里的流通单位,运销处的工作似乎只是安排运输车子,哪儿听说会有那么多利益猫腻。宋运辉眼界大开。

这场讨论,谁都不是权威,都是需要从讨论争执中获得解决方案。宋运辉眼看天晚,将程开颜送去她父母家,他觉得夏天里一个房间挤进四个男人,唯一一个女人很不方便。红伟与士根都很表诧异,工厂生活区范围,还送个什么,都取笑宋运辉新婚夫妻太恩爱。雷东宝倒是认可,说老公对老婆好,天经地义。

程开颜不在,四个人讨论到很晚,累了,夏天反正也没什么,四个男人都席地而睡,从卧室睡到客厅,横七竖八。第二天宋运辉去买些菜,又去车间请了一天假,回来继续讨论。宋运辉兴致十足,觉得雷东宝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东西,比书上看到的实例鲜活生猛好多。反而是雷东宝总埋怨宋运辉提出的条框太麻烦,还是士根支持宋运辉,两人都学过会计,士根还管着财务,自然清楚有些条框是非有不可。有时候,却是士根红伟一起支持雷东宝,因为小雷家实际局限,比如可以用得上手的人才匮乏,比如需要文字记录的工作村人能否胜任等。四个人犹如上演春秋战国,时分时合,这边联手那边打架,但都是真诚讨论,绝无藏私。

一天一夜下来,大致方针决定,雷东宝与士根红伟三个连夜坐火车回去了,他们工作很忙,最好是须臾都不离工作岗位。宋运辉借了一辆自行车送走他们,回来一手拖着另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骑在黑暗的马路上,心里很是回味这一天一夜。他又开始很不安分地羡慕起小雷家激情四射的创业进程。相比之下,如今的金州总厂引进设备已经安装投产,生活与工作又沦为一潭死水,没有丝毫激情。

可是,他明知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却又无能为力,金州总厂受政策限制,他这样一个年轻人被破格提升,破格重用,已是非常不易,他应该不能再有非分妄想。他已经非常幸运,能正好撞到设备引进这样的大好机会,正好趁机利用他年轻人特有的英语技能和对新知识强劲的吸收力,他才能突破头顶无数资深技术人员的阻挡,在新设备安装运行中脱颖而出,奠定地位。人人都以为他应该志得意满,可他依然向往不停奔跑。

雷东宝才回去小雷家,报平安的电话里很激动人心地说,本地猪肉价格放开了,现在市场上猪肉价格比原来的高,正好猪场新的一批肉猪要岀栏,这下可以卖个好价钱了。这财,发的是横财。雷东宝怀疑说,是不是老徐鼓励他养猪时候,已经看到有那么一天。

宋运辉一边替雷东宝高兴,高兴他们总能抓住国家政策的先机,赶在改革浪潮的前头。一边替自己心烦,为什么改革春风依然不渡玉门关。

可很快,宋运辉就无法再无聊地烦恼自己的雄心壮志不得酬。金州从西德引进设备投产后,产量增加,质量上升,可能耗增加,再加设备折旧,成本也增加。一年下来,金州的利润不升反降,到年中一车间大修期间,竟然出现亏本。很快,部里刮起一股引进设备反思风,矛头直指金州等重点企业,部里有一种声音责问,设备改造,是不是等于盲目引进。

水书记被叫去北京开会,被批得焦头烂额地回来。但好歹他看出,这股风的刮起,有被他挤出金州的费厂长的功劳。水书记心中有数,但无法叫屈,谁让金州引进设备后,利润节节下降。他没有底气反驳,他关于质量方面提高的发言,被上司批驳。他一向性格刚毅,不肯承认由他决策设备引进决定有误,会议上被群起围攻,他没法发言,他就索性脸色铁青,闭嘴不说,一直坚持到会议结束。上司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强硬地说回去拿出方案。他就是不检讨当初决策中可能有的轻率拍脑子赶风潮思想,以给批评他的上司下台阶,一是怕被作为会议纪要记录在案,以后被人拿来当批判他的证据,他经历的运动太多,早已知道做事不能留下尾巴;二是他不服气,他就是不信引进什么有啥不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