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运辉有点不清楚闵厂长究竟是什么态度,“对一车间的改造,是我早已有之的愿望。我也希望能为一车间的整体提升岀一臂之力。”
“不能只是一臂之力,必须是全力。我希望你来做这个技改小组负责人,水书记也同意由你挂帅。”
宋运辉惊异,但一力推辞,“如果是新车间的改造,我当仁不让,不会有人比我更熟悉新车间。但是一车间又不同,我最多只能提出一些浮在表面的问题,我接触一车间的时间毕竟不长,很多设备都没爬进去看一下,我没资格作为技改小组负责。”
闵厂长倒是爽快,“我不勉强你,但我要给你时间表,你不能说个尽力,就给我拖上一个月,一车间不同其他,不能拖。”
“其实刘总工心里的一本帐最清楚。如果刘总工出马,我拎包都不够。”
“我会与水书记商量。你吃饭,别光顾着说话。”闵厂长自己倒是把一杯酒喝完了,他爱人给他盛来一碗饭,“一车间的产品如果做出口,可以卖多少价?”
“基本上卖不出去,没法说出确切价格。”
“哦…总有个大概吧。”
“没比计划收购价高多少。”宋运辉立刻想到虞山卿,又想到闵对效益的追求,显然,虞山卿现在的所作所为与闵的追求效益相违。
闵厂长显然不是很相信,但也没追问到底。“外贸难度大不大?”
“外贸难度其实就在于我们能不能随时跟进世界范围的技术潮流,随时调整产品系列。如果墨守成规的话,恐怕产品会越来越难外销。”宋运辉沉吟一下,终于道歉:“闵厂长,我以前年轻气盛,说话做事有些少年得志,请你别放在心上。”
“你现在多少年纪?”
“26。”
“什么?”闵厂长与爱人一起吃惊,“这么年轻,让我们这些老的怎么活。你就是现在年轻气盛少年得志都没人说你,何况以前。呃,我们二十四五的时候在做什么?”
“我们那时候唱样板戏开批斗会,也忙着呢,哈哈。”
闵厂长道:“过去的问题解决就解决了,谁还记着那些,都是对事不对人。小宋,以后你也别放心上,你这是记性太好,这种垃圾信息也记。我炒的菜怎么样?都说一流。”
闵厂长爱人笑道:“难得下厨呢,说是你小宋来,要好好招待你。”
宋运辉忙笑道:“倒是与我们家一样,平时我早出晚归,都是我家小程烧菜,偶尔来客人,也是我烧菜。说起来厨师做得好的是男人,裁缝做得好的还是男人,呵呵,闵厂长的菜果然一流,这肉丝刀工好,火候也恰到好处。”
一顿饭吃得高高兴兴地结束,闵厂长说宋运辉才岀远门回来,就不再留,亲自送出门去,帮开着楼道灯,等宋运辉进了程家门才关灯关门。弄得宋运辉满心都是疑问。闵厂长需要这么客气吗?
回家与岳父程厂长说起,程厂长说,闵刚上台,总得团结一帮有用的人,找到他宋运辉是合理不过的事。但是等闵上台坐稳之后会怎么做,就不清楚了,那得看闵为人是不是包容。说这话的时候,宋运辉感觉到程开颜靠在他背上的分量一下加重,意识到程开颜听得发闷睡着了,只得悄悄与岳父说声抱歉,扶程开颜回屋睡觉。程厂长看着挺无奈,他还有一肚子的话呢。
宋运辉出差回来上班后,除了看到技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而且行之有效之外,其余看不到有什么变化。他照旧上班,并应闵的要求翻出笔记查找当年对一车间的有关改造思路。几年新车间实际操作下来,又是一年多对外贸易眼界开阔下来,他对一车间的技改又有新的想法。但因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不可能如过去一样静下心来,专心研究,将想法化为思路,将思路落实到具体。他干脆将技改思路写成两份,一份注明是小改小闹,但影响有限;另一份注明是大改,需要进一步组织班子进行论证,效果较好。
写出后,他找到总厂办,在管理严格的文印人员指导下,呆恒温、铺防静电地板的文印室里等候文印人员复印出来三份,他一份交给水书记,一份交给分管生产技术的闵副厂长,一份交给负责技改的生技处。他本人都没去,让新车间的办事员循规矩呈交各自的秘书。他现在老成持重,不再做那越级的勾当。
但是,把方案交到生技处后,他还是亲自打电话给生技处处长,说明一下文案的来由,以免人家生技处长以为他趁新领导上位争抢饭碗,想岔了。在这么个人口众多,关系盘根错节的总厂做事,做大事小事尽可能得照顾到方方面面。宋运辉以前厌恶,现在熟能生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