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富起身送客,士根他们坐不住,红伟讪讪地道:“忠富,何必呢。我们好歹还是朋友。”
忠富道:“对,我跟你和正明还是朋友。”
士根越发没意思,叹息而去。红伟定定地看了忠富会儿,才拉上正明离开。
但没过多久,红伟又折返忠富家,又是讪讪地道:“忠富,我也走。”
“你?你这是干吗,你也得顾你收入啊。”
“这几年挣的钱够做老本,出去后也不开厂,做贸易。我跟那些罗纹钢厂水泥厂什么的熟,生意做得起来。不能让那些没良心的看死,他们骂我,我还得挣钱养着他们,我没那么犯贱。”
忠富感动,伸出双手握住红伟的,道:“我嘴巴坏些,以前也常跟书记闹,可书记的功劳我都是看在眼里的。这回集资公司的罪名全是让我们催出来的,我们得自己心里有数。”
红伟叹道:“忠富,我没你忠心,被你提醒还得想半天。跟书记老同学到现在,这点义气一定要讲。再说,一带两便,我们也不该再呆在村里做义务劳动啦,以后肯定风声更紧,别说集资公司,就是现有的收入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那些镇里的现在权大得很,看我们钱多还能不动什么念头。走吧,我们又不是不靠着村里就吃不了饭的。”
忠富道:“我还烦士根,本事没有,小心过头。要不是他不出集资款,要不是他怕这怕那留着证据,书记哪里会有事。让我以后听他的?等太阳西边岀吧。”
红伟也是抓着忠富的手,再三紧握。两人虽然知道出去后单独创业不易,可多种因素之下,两人还是毅然选择离开。两人都觉得,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起码,书记不在,没人敢横到收回他们的房子,赶出他们的户口。不过都没直言,都是心照不宣。
杨巡终于找上宋运辉。宋运辉从大哥大变声的话筒里依然能听得出,杨巡这个一向嬉皮笑脸的人难得也有说话紧张的时候。但宋运辉正忙,与杨巡约定晚上与市宣传部长会餐后再联络他。
宋运辉的老同学方原从美国来,被宋运辉安排着了解东海厂已经完工的一期和正待起航的二期的技术,又被宋运辉邀请给全体技术人员做前沿科技报告,并会后讨论,就一期现有设备和二期待定设备的改造更新展开讨论。但宋运辉听着觉得不实用,到底学校的与工厂的有脱节。那个报告相当不错,非常有启发,但是讨论就差强人意了,到底是学校注重理论更多。
但不管效果如何,宋运辉借机布置任务下去,让所有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争取日日有创新。又将任务布置给一位副厂长,让他牵头在全厂范围宣传开展“日日创新,人人争做技术标兵”活动,有奖征集整改意见,即便是一道小小工艺的简缩,一颗小小螺钉的移位,都是创新的一部分。
有人不信宣传,移一颗小小螺钉都算是创新?于是有个小青年与寝室诸友一起窃笑着,往一只信封里加入一条合理化建议,说某条疏水管位置不合理,正好布置在某某通道上,情况紧急时候很容易成为绊马索,影响安全。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信件第一天拿上去,第二天就见到厂长头顶蓝色安全帽,亲自过来查看。看了之后没走进控制室,便离开了。那几个小青年心说,嘁,还说一颗小小螺丝钉移位都行,穿帮了。
但没想到,过一会儿,技术科的人就过来测量,而车间主任则是笑嘻嘻过来控制室,说某某几个中头奖了,打响日日创新活动第一炮,厂长刚刚打电话来大力表扬。这倒让几个小青年不好意思了。而更让他们不好意思的还在后面,下班时候,竟然门口宣传窗也上了。几个小青年都没想到还有这等殊荣,虽然还没说有什么奖金,多少奖金,可人的自豪感一下上来了,回家硬是轻飘飘地得意,当然嘴上是不认的,嘴上都是说这有什么这有什么。
这第一炮虽小,却跟千金市马一样,一下在东海全厂职工心上眼前燃起希望。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原来厂长真的说到做到。
于是建议不断呈上。宋运辉每次都是自己亲自过去看看,如果遇到的是工艺问题,还走进控制室与工人交流一下。无他,他感觉,他亲自出马,才能让工人感觉得到其中的重视。他想,东海厂有什么?东海厂没有历史,东海目前规模在同业中偏小,产品在同业中不是尖端,成本更是没有什么可说。东海厂要立足,要发展,要获得上级青睐,更要获得资金划拨,东海凭什么?而他宋运辉一不是上面有人,二没几个久经考验的老友,三没在系统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他凭什么立足,凭什么保证自己不遭遇老马一样命运?都唯有“技术”两字。他必须保证东海厂有过硬的技术,尖端的技术,还有尖端而不可替代的产品。唯此,他才可能不可替代,东海厂也会有长远发展。当然,他得加倍辛苦。创业的人需得多付出一份辛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