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787)

2025-10-10 评论

一桌人心照不宣了下,宋运辉又与申宝田说上话。还是那个问题,主业之外做什么。梁思申知道申宝田的规模不小,建议申宝田申请上市,但是申宝田不答应,说是好不容易摆脱掉公婆管束,不想上市惹来监管。杨巡没法插嘴,听了申宝田的话心说上市不是圈钱吗?银行贷款那么难,他如果有上市机会,他说什么都要削尖脑袋了上。但他却听到梁思申跟申宝田说起国外有本来上市的股份公司处于这样的考虑,也有选择退市的例子,上市不上市全在个人选择。越是想到梁思申在超前发展的老资本主义国家里见多识广,杨巡越是为他而今没法从梁思申嘴里挖到商场经营帮助而闹心。

一顿饭吃下来,申宝田和宋运辉对对方印象颇佳,相约以后有空再见面,也彼此约下时间去对方公司参观。只有杨巡一无所获。

商场成了杨巡手中的热煎堆,烫手,又扔不得。他很想找个谁把商场转包出去,可是上海的李力和梁凡不答应。他只得勉强经营下去,心里后悔不迭。他最头痛的是商场占用了他大量时间。这些时间如果拿来做别的发展,不知会有多少收益。

但杨巡做事,“狠”字当头。只要被他瞄上的,他非追根究底弄个清楚不可。既然商场的经营扔不得,他只好照着宋运辉说的办法,将原先的骨干组成一个管理团队,许以利润分成,利用团队的经验,和他自己的创新改良,加强商场管理,堵住收银口子的漏洞。那帮骨干都以为终于有了他们非上海管理人员的用武之地,因此干起来极其主动。他们毕竟是多年商场的老手,给杨巡出的点子五花八门,反而令杨巡不知如何选择。

想来想去,杨巡还是又去香港取经。他本想带新委任的一个内行副总一起过去,他相信副总应该比他更看得出门道。可是副总的证件却拿不出来,杨巡只好再次单刀赴会,一个人去香港逛街。这回他逛街的目标又有不同,只单纯逛商场。他不仅看商场的布局,看不同商场陈列商品的不同,还看商场此起彼伏的活动。他还请能讲几句普通话的店员吃大餐,了解香港人的经营思路。整整两个星期,他一个人在香港省吃俭用,记录下一大本经验。

回来之后他对照着香港之行看自家商场,发觉李力和梁凡原先确定的铺面安排与他在香港看到的普遍情况差不多,都不需要他回来再做多少搬动。正好有朋友推荐河南郑州来的商场老手,那老手一上来就问杨巡在没在电视里看到过“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杨巡当然知道,前两年的事了,他还知道“双休日哪里去,仟村百货赶集去”的广告,电视上还放过改编的连续剧。但他奇怪,为什么后来电视上那些广告没了,是不用喊了,全国人民都去郑州逛街了,效果已经达到了?还是亚细亚和仟村都隐退了?

杨巡暂时没同意应聘那个郑州商业老手,但是与那人谈了两天话。当他听到郑州各大商场的商战打到后来大家都无路可退,即使商品价格打折到已经低于进货价却还得为了赚人流硬着头皮坚持的事时头皮发麻,不由得想到商场四楼那些由商场进货到库存到销售的电器产品。如果这边也打起价格战,他那四楼还不是死路一条?他最后没聘用那位来自郑州的老手,他决定不能沿袭商场进货——商场库存——商场销售的路子,不能把钱放出去把货捂在自己手里。那一段销售周期里,谁知道会出现什么亏损因子?但是看到别家商场都是衣服食品电器首饰等等一应俱全的百货格局,他又有些不敢裁去食品和电器两大块,内心便非常矛盾。

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四楼的一半开成香港那样的超市,专门卖日用百杂和小电器。另一半租给一家私营家用电器公司,让那家公司的电器填满他的商场铺面。同时,他开始做VIP卡,做得跟银行信用卡似的,金光闪闪,非常喜气。他的VIP卡闪亮登场的时候,他仿照香港的办法,做了一次国庆打折返券销售。广告和海报早早在一星期前闹出去,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国庆当时的人流也是不错的,但节后杨巡让会计一算,尽管赚了不少,可是比起他投入的精力和资金,这份子的钱,赚得性价比太低。

既然已经上手,又无法脱手,杨巡只能做着。但杨巡哪是个肯按部就班的人,等门道摸清,他就让杨速接受具体事务,他自己脱身而去,考虑其他新的项目。只是商场仓储占用他巨额流动资金,令他没钱往别处施展拳脚。

梁思申回去,就得到两台配置新出的WINDOW95操作系统的电脑,一台台式,一台手提。WIN95操作系统几乎可称作是划时代的革命性的友好界面令梁思申爱不释手,即使需要费时把许多资料从原来的电脑倒腾到新电脑上也无所谓。但可恶的是绝大多数软件已然只能在DOS环境下运行,那么好的新操作系统,他只能用上一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