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36)

2025-10-10 评论

我说过茶房的团结是宗法社会而兼梁山泊式的,但他们中间仍不免时有战氛。浓郁的战氛在船里是见不着的;船里所见,只是轻微淡远的罢了。唯口出好兴戎,茶房的口,似乎很值得注意。他们的口,一例是练得极其尖刻的;一面自然也是地方性使然。他们大约是宁可输在腿上,不肯输在嘴上。所以即使是同伴之间,往往因为一句有意的或无意的,不相干的话,动了真气,抡眉竖目的恨恨半天而不已。这时脸上全失了平时冷静的颜色,而换上热烈的狰狞了。但也终于只是口头恨恨而已,真个拔拳来打,举脚来踢的,倒也似乎没有。语云,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茶房们虽有所争乎,殆仍不失为君子之道也。有人说,这正是南方人之所以为南方人,我想,这话也有理。茶房之于客人,虽也不肯输在嘴上,但全是玩弄的态度,动真气的似乎很少;而且你愈动真气,他倒愈可以玩弄你。这大约因为对于客人,是以他们的团体为靠山的;客人总是孤单的多,他们倚众欺起来,不怕你不就范的:所以用不着动真气。而且万一吃了客人的亏,那也必是许多同伴陪着他同吃的,不是一个人失了面子:又何必动真气呢?尅实说来,客人要他们动真气,还不够资格哪!至于他们同伴间的争执,那才是切身的利害,而且单枪匹马做去,毫无可恃的现成的力量;所以便是小题,也不得不大做了。

茶房若有向客人微笑的时候,那必是收酒资的几分钟了。酒资的数目照理虽无一定,但却有不成文的谱。你按着谱斟酌给与,虽也不能得着一声谢谢,但言语的压迫是不会来的了。你若给得太少,离谱太远,他们会始而嘲你,继而骂你,你还得加钱给他们;其实既受了骂,大可以不加的了,但事实上大多数受骂的客人,慑于他们的威势,总是加给他们的。加了以后,还得听许多唠叨才罢。有一回,和我同船的一个学生,本该给一元钱的酒资的,他只给了小洋四角。茶房狠狠力争,终不得要领,于是说:你好带回去做车钱吧!将钱向铺上一撂,忿然而去。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面孔仍是板板的,若有所不屑然。--付了酒资,便该打铺盖了;这时仍是要慢慢来的,一急还是要受教训,虽然你已给过酒资了。铺盖打好以后,茶房的压迫才算是完了,你再预备受码头工人和旅馆茶房的压迫吧。

我原是声明了叙述通州轮船中事的,但却做了一首诅茶房文;在这里,我似乎有些自己矛盾。不,天下老鸦一般黑,我们若很谨慎的将这句话只用在各轮船里的宁波茶房身上,我想是不会悖谬的。所以我虽就一般立说,通州轮船的茶房却已包括在内;特别指明与否,是无关重要的。

1926年7月,白马湖。

有一天,我和一位新同事闲谈。我偶然问道:你第一次上课,讲些什么?他笑着答我,我古今中外了一点钟!他这样说明事实,且示谦逊之意。我从来不曾想到古今中外一个兼词可以作动词用,并且可以加上了字表时间的过去;骤然听了,很觉新鲜,正如吃刚上市的广东蚕豆。隔了几日,我用同样的问题问另一位新同事。他却说道:海阔天空!海阔天空!我原晓得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联语,--是在一位同学家的厅堂里常常看见的--但这样的用法,却又是第一次听到!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地思索一回。

黄远生在《东方杂志》上曾写过一篇《国民之公毒》,说中国人思想笼统的弊病。他举小说里的例,文的必是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武的必是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我想,他若举《野叟曝言》里的文素臣,《九尾龟》里的章秋谷,当更适宜,因为这两个都是文武全才!好一个文武全才!这全字儿竟成了国民之公毒!我们自古就有那博学无所成名的大成至圣先师,又有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传统的教训,还有那谈天雕龙的邹衍之流,所以流风余韵,扇播至今;大家变本加厉,以为凡是大好老必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是这大好老的另一面。笼统固然是全,钩通调和也正是全呀!全来全去,全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你瞧西洋人便聪明多了,他们悄悄地将全知全能送给上帝,决不想自居全名;所以处处算帐,刀刀见血,一点儿不含糊!--他们不懂得那八面玲珑的劲儿!

但是王尔德也说过一句话,貌似我们的公毒而实非;他要吃尽地球花园里的果子!他要享乐,他要尽量地享乐!他什么都不管!可是他是人,不像文素臣、章秋谷辈是妖怪;他是呆子,不像钩通中西者流是滑头。总之,他是反传统的。他的话虽不免夸大,但不如中国传统思想之甚;因为只说地而不说天。况且他只是要而不是能,和文素臣辈又是有别;要在人情之中,能便出人情之外了!全知,全能,或者真只有上帝一个;但全的要求是谁都有权利的--有此要求,才成其为人生!--还有易卜生全或无的全,那却是一把锋利的钢刀;因为是另一方面的,不具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