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仰望星空,心中一片星光灿烂。
第三十九章
皇上赶回宫中,谁都已经累得人仰马翻,看见迎在甬道边的郑中溪和包广宁,谁都没好脸色,但也没敢明目张胆用上坏脸色。皇上掀帐看了看,吩咐道:“叫两人上书房等朕。”他不放心刘贵妃,看着刘贵妃被放到床上,依然昏迷不醒,看来一下子没有苏醒的可能,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开到上书房。
进门见两人跪迎,皇上吩咐一声:“郑中溪平身。”自己到位置上坐下,呷了口茶,才道:“郑中溪,你才回京,这么晚还挺得住?赐座。”
郑中溪坐下,看看没听到皇上许平身,依然跪着的包广宁,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海地早叫人通知了他,否则他也不会强撑着疲劳赶来这儿。他听得皇上那么说,忙道:“国事重于家事。这是臣理所应当的。”
皇上没回答,依然一口一口地喝着参茶,一直拿眼睛盯着包广宁,包广宁哪里敢说话,头也不敢抬起来。好不容易才听见皇上说了一句:“包广宁,你自己说吧。”
包广宁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说得好了,性命还可以捡回来,或者即使自己出了事,最要紧的是,崇高将没事。他忙道:“皇上明察,臣冤啊。臣听说高飞下狱,就知道有人会把臣牵连进去。可是高飞到臣这儿只是说了想请臣照顾他的老主人一家,别的也没说,臣当时还只是奇怪他何处此言,现在才知道他原来要去做这等伤天害理的事。也是臣以前不合见钱眼开,趁着管内务府的机会,对原诚亲王一家手下留情,才有今天的误会,请皇上千万明察。”
郑中溪见包广宁这一招叫做丢卒保车,也不坑声,一边看着,既然皇上没让他走,就是叫他听着的意思,而他想,皇上是想找个人一起看活剧吧。
皇上也没说话,只是“哼”了一声,包广宁见样子似乎皇上不是很生气,他跟着皇上那么多年,早把皇上的脾气摸了个透,知道皇上什么时候说话有余地,什么时候想杀人,而现在看来,皇上似乎给他留了一点余地。忙继续说下去:“臣最不该的,是收集了那么多证据,以至触动某些涉及的人,臣原是应该做得更隐蔽些的,也好保护好自己。”边说,边从袖口摸出一个折子,双手高举交给皇上。
皇上拿过太监递上的折子,展开看了几眼,里面是他以前微微挑一下,而包广宁心领神会做的事,他对郑中溪也略微谈起过这一点,但是从今天白天的谈话来看,郑中溪不肯涉入其中,看来这个人还是一如以往地中立。朝中要有郑中溪那样执中的人,但是也不能少包广宁那样的人,否则他这个做皇帝的就耍不开手段了。他抬眼看几眼包广宁,又低头看手中包广宁递上的折子,心里自然是委决不下。看折子里面的内容,条条详细确凿,刀刀命中刘仁素兄弟的命脉,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就是个极有震撼力的弹劾折子。说实话,这么个能人,又是个使惯了的能人,要是杀了他,朝中还一时找不到别的人替补。但是想到崇仁被子下血燃的胸口,皇上心中又怒火燃烧,手中的折子扔回桌上,冷冷地道:“赐你回家自尽吧,留个全尸,也给你后人留个好名声。”
包广宁闻言一震,没想到皇上没打算放过他,他还以为以这个折子为引线,皇上一定可以因此明白他的重要性,最多出口气把他贬上几年,但是相信只要有这个折子在,皇上最终还是要启用他的。但是没想到皇上会做得这么绝,他要到这时才想起,其实皇上当初要没那份杀心,还怎么可能斗得过权势如日中天的原诚亲王?他知道皇上此人一向是说到做到的,他此时如果再为自己求情,恐怕会死得更难看,前思后想,不敢再说,只得跪着磕谢了皇恩,垂头丧气离开。
等他一走,郑中溪起身道:“启禀皇上,对包大人的事,还请皇上三思,他若一死,朝廷就如卸掉扁担一头重量的人,一头翘的扁担还怎么挑着走路?而且留下的那头还是个随时会得引爆的不稳定因素。”
皇上一听就明白他说的是现在朝廷中包广宁的势力与刘家兄弟的势力势均力敌,如果去掉包广宁,刘家兄弟便是一家独大,对他这个做皇帝的非常不利。相比于包广宁,刘氏兄弟手握重兵,对他的皇位更是威胁。他忌惮他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虽然他宠爱刘贵妃,宠爱崇仁,但是刘贵妃的爱一点无法消除他心中对刘氏兄弟的提防,本来他是准备这次刘仁素进京下手的,他清楚刘氏兄弟中提得起的是这个做哥哥的,只有刘仁素才做得出拥兵自重的事,而刘仁清虽然脑筋灵活,毕竟失却大气,即使杀了他哥哥,他也未必反得起来。而今天如果先手杀了包广宁的话,那还有谁可以强有力地帮着对付刘仁素?这便是他原先由于再三,一再给包广宁机会说话的原因。但是,他还是叹气道:“朕何尝不知,但是你看看他如此丧心病狂,朕怎可以留他性命。杀人抵命,朕此时只是个孩子的父亲,叫一个杀自己儿子的凶手抵命,如此而已。朕只是叫他自杀,已经仁至义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