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沅春节后没住安仁里,因为安仁里开始刷油漆。等祖海四月份去广州参加广交会了,她才住回安仁里,这个时候,安仁里才真正像个样子。花梨木屏风和酸枝木桌椅又被运回安仁里,荷沅对她房间与书房的布置最满意,最喜欢卧室的一排精美壁柜和书房的一长溜儿书橱。因为那些瓷器不是古董,祖海将它们清了出来,原来的暗室正好做了书橱,没添太多木料。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雕琢镶嵌,但一长排的实木清水长条门倒也非常气派整齐。
连柴碧玉见了荷沅的书房与卧室都说了一声好,她很喜欢云南运来的白藤椅子,让娘姨回家取来两张软垫来,一张垫背部,一张垫下面,坐着与赶来安仁里享受外孙女孝敬的荷沅外婆足足围着那张漂亮的桦木瘿台子打了三天麻将。只是安仁里堂皇的新家具,几乎十橱九空,荷沅贪方便,常常连晚饭都在学校食堂吃了才回来,怎么可能拿得出茶水招待一群被柴碧玉招呼来的眼光奇高的遗老,当然还是柴碧玉家的娘姨从家里搬了东西来招呼。好在荷沅拿出来的杯子是一水儿的粉青荷叶边龙泉青瓷盖杯,众人见了都没声价喝了声彩,可见是好东西。荷沅天天上课,没时间招呼,都是外婆自主。只有最后一天星期天的时候才有空出来端茶倒水,顺便给川流不息进来参观的什么老公公老婆婆们做馄饨当点心。不过不是没有回报,他们搓麻将时候聊的旧事让荷沅眼界大开,不由起了写一写安仁里旧人的念头。
墙头燕子花开,春韭兴旺得如野草,往往一夜春雨撒过,减下的韭菜已够炒上一盘。柠檬与佛手虽然开得不旺,但香味依然扑鼻,谁进门闻到都会叫一声好。两扇落地长窗前,种下的薄荷、紫苏、香薷各自茁壮成长,薄荷已经几次被柴碧玉家的娘姨讨去过。随着天气逐渐变暖,满园子不间断的花香,即使没有花香,柠檬、佛手、茶叶、和薄荷的叶子都会吐出丝丝清幽。荷沅犹豫着终是没有种上茉莉,都说茉莉与“没利”近音,不知做生意的祖海会怎么想,虽然荷沅又知道祖海才不会那么细致。
荷沅对安仁里的喜欢铭心刻骨。 查看该章节最新评论(0)正在加载……
第十三章
青峦时常有信寄来,他似乎很受带队的某著名教授的青睐。不过荷沅不知道此人是谁。虽然青峦在信中有说有笑,荷沅的回信也是谈笑风生,但中间终是隔着一张纸,所有的话都来得不很真切。尤其是荷沅看着春光大好,很想找个人抒发胸臆的时候,总是茫然若失地想到,断肠人已在天涯。
自从油漆结束后,祖海也不再天天来安仁里,他狡兔三窟,公司忙了住公司,老家那儿的厂里有事就住厂里,他买了一辆二手拉达,每次似乎都是非到后车厢里面的干净衣服穿光了,这才来安仁里换洗。不过祖海现在过来不同于以往,不再是自己掏钥匙开门进来,总会预先来个电话通知时间,然后才上门。荷沅有空,就会照着从烹饪书上学来的招数,做几个荤素小菜,买两三瓶啤酒,与祖海把酒聊天。荷沅说她和同学们的趣事,祖海说他公司的最新发展。对比之下,荷沅总觉得自己是在耗费大好光阴,每天净想着玩玩玩,而祖海则是像足一个成熟的大人,举止越来越坚毅,目光越来越深邃。而祖海说的什么招呼生意朋友上门吃饭的事,则是从来没有兑现过。
荷沅考完二年级下半学年的期末考,祖海才预约上门来吃饭,进门一如既往地拎着一只放脏衣服的皮包,手中拿着信箱里面顺手取出的报纸。进门听见荷沅在厨房忙碌,便放下东西,拿着一封信走去找荷沅。“荷沅,国外来的信,是青峦的还是王是观的?”
荷沅先看了一眼祖海,笑道:“你怎么每次来都是筋疲力尽的样子,又忙什么了?”顺便就是祖海的手看了一眼,“王是观的,这家伙说来说来却不来了,我还等着他呢。咦,这回的信怎么这么厚。”
祖海收起信,微笑地看了眼满头大汗的荷沅,道:“我刚出差回来,我们产品的地级市级别品牌专营又谈成三家,看来朝北扩张已经站稳脚跟,可以开始西进了。”
荷沅专心做菜,但现在已是熟手一个,当然有空说话,“我前几天看日报上面介绍你的公司了,说你铁碗整肃联合企业中的产品质量,一举扭转本市同类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不良名声,还说你开创的那个品牌现在信誉非常良好,是块金光灿灿的金字招牌。真有那么厉害吗?我看着好开心,将报纸拿去寝室给宋妍她们看,她们都说想不到你会这么能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