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淮见了她的眼泪,心早软了,叹口气道:“说起来,我们大明主要还是亡在李自成手里,再说我朝上下没几个好的,简直是烂透心了,亡国,也是迟早的事,多你不多,少你不少,安妹妹,我也好喜欢有你这么个妹妹,不管以后怎样,我们都别管他。”
安捉住朱淮的手笑叫道:“太好了,太好了,中毒前我长得好看又聪明,大家都喜欢我那是必然的,现在我又瘦又难看,你还对我那么好,那是真的好,哥哥,我真是太高兴了。”
任意见他们说话告一段落,便道:“如今吴三桂献关,清军入关势如破竹,估计大顺军队不是对手,我们吃完饭你看该去往哪里?”
安虽然不高兴被打断,但知道那是正事,只得收心问道:“那一定是我们睿王爷带兵吧?”
任意心里也是因着多尔衮而一阵得意,应得很爽快:“是。”
安毫不犹豫的道:“那不用说,当然是一路先下大顺首都了,我们这一路就先坐船到金陵,然后取道运河直发北京,差不多我们到的时候王爷应该已经到那里了。”她为怕朱淮难过,特意把北京说成是大顺首都。然后对朱淮道:“哥哥,你一起去看看好不好?那里有你出生的地方,还有你的亲朋好友,你要不要去关心关心他们?”
朱淮难过地道:“妹妹,我知道你的心意。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还能看不开?你别担心我,做哥哥的哪会那么没脾气的,我如今是一介平民,去哪里不可以的。”
当下说定,五人一起进京,到北京后朱淮不愿意进睿王府,去后再做安排。
第十七章
“这当儿,谁会闲着?谁敢闲着?”
这话是庄太后这几天的口头禅。清早起床、洗漱、梳头时间,她也一刻不闲着,叫苏茉儿整理汇集前线消息说给她听。这天,苏茉儿进来得稍晚,一来就欢呼道:“太后大喜,太后大喜,阿勇飞鸽传书说前方已经攻入北京城,就是前天的事儿,五月二日,真是吉祥如意的一天啊。”
“给我瞧瞧。”庄太后抢过小纸条,虽然只几个字,但她却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才道:“汉人中聪明人多啊,要不是用洪承筹那五条意见,我看进京未必有那么顺利。这多尔衮也会用人,竟然会一字不改地采纳一个汉人叛将的建议,此人之气度魄力,在中原做个皇帝也是绰绰有余。真不知道他打下京城,今后会怎么处置我们娘儿俩。”
“是啊,他现在拥兵自重,八旗里面十成倒有七成已经成了他的心腹,这一下他率部进京,恐怕汉人天下只知有睿清王,不知有大清天子了。”苏茉儿天天看邸报,心里一直抹不去这个阴影。
庄太后不语,慢条斯理地调着胭脂,把它们在手上匀开,先拍到一张洗绵纸上,然后才对着铜镜匀到双颊。再转会头冲苏茉儿一挑眉,两人心意相通,苏茉儿细一端详,点头道:“可以的。”
庄太后这才说话:“汉人这方面可没咱们满人那么容易糊弄,他们对什么正统啊,君君臣臣啊可讲究得很,谁敢篡位自己当皇帝,即使他功劳再大,汉人也都不会服。所以啊,这多尔衮自己在一步步地给自己下套,汉人岂是那么好用的?汉人是双刃剑,他可以帮多尔衮建大功立大业笑傲天下,也可以是他做君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但是他没话好说,是他自己扶持的汉人呢,哼。”
苏茉儿知道,在这种运筹帷幄上面,自己是拍马都追不上庄太后的。所以还是仔细聆听别插嘴的好。
“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被动等着他多尔衮调排我们。你等一下给阿勇发个密件,叫他鼓动着那些老顽固们给多尔衮找点儿麻烦。看他多尔衮一向有放眼中原的意思,这回既是这么顺利地拿下北京,肯定立刻就会打逐鹿天下的心思。但是我们很多旗人打的是进中原捞一票就退回享福的主意,你得叫阿勇暗中鼓动鼓动他们的思乡情绪,让他们到多尔衮那里去闹事。”
“太后这是想叫他们逼多尔衮裹足不前?那不是把打下的地盘白白拱手送还给汉人吗?”苏茉儿不解。
“你想想多尔衮进了中原,犹如放虎归山,驱龙归海,他还舍得回来吗?他打的什么主意我不问也知道,想把我们安在沈阳,他天高皇帝远,自己在中原做他的实际皇帝。我怎么能遂了他的愿任他独大至不可收拾?说不得,我只好拖拖他的后腿,让那些势力不小的老顽固闹闹事,让他明白明白,咱满清的皇帝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人心就在哪里。别想轻易撇开我们。他若想在北京活安稳了,我非叫他把我们娘儿几个全接去才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