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满天下(8)

2025-10-10 评论

这会儿安却端了张脸很正经地道:“可我纳闷了,为什么我背了一千多高明无比的棋谱却还不是你的对手。那一天月黑风高,我输得焦头烂额之余躺在床上,终于决定不再以君子之心度你这小人之腹,我才明白一个至要紧的原因。原来我背的棋谱都是你提供给我的,这些谱你几十年来颠来倒去读得滚瓜烂熟,怕是叫你倒背你都不会为难。所以我依着这些套路每下一子,你心里滚滚涌涌不知会自动冒出多少后招来制我。我若一直循着你的路子走下去,那便永无出头之日。因此从那天起我决定另辟蹊径。”说到这儿,因棋局吃紧,只得收了口专心应付,倒是王洛阳双眼难得地脱开棋盘看了安一会儿了,若有所思。

终于解开一劫,安小嘴儿一开,继续说下去:“我当时想啊,人说世事如棋,那如果换一种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棋招常向世事求?”王洛阳听到这儿忍不住点点头,终于改“哼”为“嗯”,下手也滞了下来。安见此略瘪了下小嘴,不露声色地道:“于是我到书局找历史上仗打得最昏天黑地的书来读,一位书生向我推荐了《东周列国志》和《三国志》,我又捎带了一本《资治通鉴》,因为我想有时候官场之险尤胜战场。等我昨天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才终于想出制胜之两大法宝。这两招其实说出来一文不值,但对付你大香肠却是正中要害。”

说到这儿故意顿了顿,长长喝了口水。然后斜睨着王洛阳,看他反应。几天相处下来,安已知道此人棋痴一个,平时怎么激他他都不会怎么放心上,惟有与棋有关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关注,如今她欲擒故纵,抛出制胜法宝这个噱头,一定能把多年不输已不知输为何物的王洛阳吸引过来。果然王洛阳眼神炯炯射向她,道:“别人说出这话来我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不过你例外。但你今天所下还是平平常常,未见有异军突起,难不成还有后招?”

安笑道:“我早知道你要问这句话。你试想,我如果一上来便使出奇招,被你这种高手一照面还不露底,我后面还怎么办?高招自然是要到最后要紧关头才使出来的。我的高招之一,哎呀,名字先不告诉你,但我绝不瞒你,一定会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你的。”边说边胸有成竹地飞快落子,倒是王洛阳下子前考虑又考虑。“我与你对了那么多盘棋,已经知道你造势能力独一无二,你的布局一成型,便如铜墙铁壁,我怎么狂轰滥炸都拿你不下。这便好象如今明清两国对垒。满人擅长马战,不擅攻城,于是汉人广筑城堡,坚壁清野,满人盛气而来,一攻不下,再攻而气衰,三攻而力竭,以至军心涣散,不战而退。我以前犯的也是这个错误。”这一席话不只王洛阳听得频频点头,连里面的多尔衮他们也相顾惊诧,诧异一个小姑娘竟能说得出这么一席大道理来,而且又正切中满汉对垒之要害。

只是后面棋盘形势吃紧,安边要思索怎么下子,因此话说得断断续续,听着分外吃力,但这些话说的合情合理,寸寸符合王洛阳平日所想,他不禁听得心旷神怡,喟然而叹。止不住地催安赶紧说下去。安等了好久又才说:“如今我卷土重来,审时度势,知道我兵力虽强,气势虽盛,但与你相比,还是稍嫌不足。而且你以城为据,进可攻,退可守,活络非常。但你忘了一点,我脑子比你好。”说完吱吱而笑,虽然是一付小女儿天真烂漫状,可里外四个大人已一个都不把她当小孩儿看了。

又等得一会儿,安等一子落下,吃掉王洛阳一小片黑棋后,才得意洋洋地说:“瞧,如今我布局已成,虽是散散落落的,但都克制着你援助巩固大龙的要害。这是因为我兵力有限,不可能铁桶也似地围你。但我扼住你的进出要道,施出的这招叫”围城打援“,于是你的大龙进不得出不得,怎么动,都有我的军队以逸待劳等着你,你发一队人马从别处来救援,我就乘机打掉你一队,然后我再乘机发展壮大,此消彼涨,直至把你困死,让你储备耗尽,易子而炊,于是你只好推盘投降。”这一席话还是说得断断续续,王洛阳直至费力听完这才恍然大悟,再看局面,正如安所说,已成围城打援之势,一时心中百感交集。若干年不败金身被破,很是有点难过,但听了安的一席高论又觉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得臻另样化境,再是感慨安小小年纪却轻易得棋中大道,实非他所能及。因此脸上阴阴晴晴,忽喜忽悲,竟是呆了。一边是安一个多月来终于得赢,高兴得拍桌打凳,大呼小叫,欢声连连。屏风里面三人也是目光热烈交流,虽没说出来,但也看得出欣喜异常,因是安无心插柳,解了他们连年与明军对阵之大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