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06)

2025-10-10 评论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黄昏京郊马场】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的纵马驰骋的岁月。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朱允炆篇

  【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 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