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287)

2025-10-10 评论


  那三位粗人这才如梦初醒,便马上派人去和朱祁镇联系。

  这一天是正月十三日,阴谋集团确定,计划正式实施。

  正月十四日晨,朝会。

  朱祁钰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但仍然坚持参加了这个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将决定帝国的继承人。

  会议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情况,大多数大臣主张复立朱见深,因为朱祁钰本人没有儿子,似乎已无更好的选择了。

  大学士王文和陈循是朱祁钰的亲信,自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即使到外面去找个藩王来做皇帝,也不要复立朱见深。

  大臣们各持意见,谁也不服,便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朱祁钰坐在皇位上,悲哀地看着下面这些吵闹的人们,他很清楚,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争来争去,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利益,为了投机。

  这些道貌岸然的所谓读书人,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棋子而已——权力的游戏。

  我也是游戏中的一员,可我这一生似乎也快要走到尽头,游戏该结束了吧。

  但在结束前,我绝对不能输!

  朱祁钰紧紧抓住宝座的扶手,对大臣们说出了他朝会中唯一的谕令:

  “我现在染病,十七日早朝复议。”

  然后他补充了一句话:

  “复立沂王(朱见深)之事,不行!”(所请不允)

  话说到这个份上,群臣只好各自散去,准备三天后再来。

  朱祁钰发布了谕令,用自己的权威又一次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他的最后一次朝会,最后一道谕令,最后一次胜利。

  正月十四日夜,石亨家中。

  徐有贞:“南宫(朱祁镇)知道了吗?”

  石亨:“已经知道了,他同意了。”

  徐有贞笑了,只要朱祁镇同意,阴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然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一个看来几乎完美无缺的计划:

  第一步,先利用边关报警的消息,让时任都督的张軏率领一千军队进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宫门钥匙打开内城城门,放这一千人入城,作为后备军和警戒,以防朱祁钰的军队反扑;

  第三步,去南宫释放朱祁镇,然后带着太上皇进入大内宫城,趁朱祁钰病重,宣布复位。

  这个计划确实十分的好,考虑周详、分工明确,石亨和张軏都很满意,但他们也有疑虑:

  “会不会还有什么漏洞呢?”

  徐有贞自信地答道:“不会有漏洞的,这个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石亨和张軏这才放下心来,他们相信徐有贞的判断。

  然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漏洞的!

  这个致命的漏洞就是:

  虽然石亨管理京城防务和内城城门,但他们并没有南宫和大内宫城的钥匙!

  南宫且不说,这个大内宫城却是真要人命,明代的所谓宫城,就是清代所称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没有皇帝的命令,夜间宫城城门是绝不会开的。那些士兵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公然攻打皇帝的住所,而且只要一打起来,闹出声响,侍卫和城防部队就会立刻赶到,等待着徐有贞等人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

  我相信以徐有贞的聪明,应该了解这一点,但他却坚持要冒风险,去实现这个所谓完美的计划。

  原因似乎也很简单,不是徐有贞嫌命太长,恰恰是因为在他看来,人生太过短暂。短到他不愿意再忍耐,也不愿意再等待。

  是死是活,就赌这一把!

  此时南宫的朱祁镇也是辗转反侧,深夜难眠,他已经知道了石亨的计划,他也清楚这个计划有很大的风险,一旦出错,想要再当囚徒也不可能了。

  但他仍然同意了,而且不带丝毫犹豫。

  因为他别无选择。

  正月十四日,阴谋策划完成,决心已定。

  正月十五日,天下太平。

  这一天,大臣们相安无事,互致问候,朱祁钰在宫里养病,那无尽的争吵和勾心斗角似乎已经离他远去,一切似乎都那么的平静,平静得让人窒息。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暗流已经变成了可怕的漩涡,即将奔涌而出,改天换日。

  正月十六日晨。

  于谦、胡濙、王直经过仔细商议,决定推举朱见深复立为太子,他们找到了商辂,让他起草一份奏折,准备在第二天朝会时向皇帝提请同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