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399)

2025-10-10 评论

  朱厚照真的来了,他老人家倒还比较老实,只是拿着鱼竿去湖边钓鱼。蒋知府也在一旁陪同,此时江彬已经得到了吴经的报告,说这个蒋瑶妨碍他们发财。于是江彬准备难为一下这位知府。

  正巧此时,朱厚照钓上了一条大鱼,他按照老传统,开玩笑地说:

  “这条鱼可卖五百金!”

  江彬在一旁听见,立刻说道:

  “蒋知府,这条鱼你就买了吧。”

  这明显是坑人,可出人意料的是,蒋瑶竟然答应了,他不但答应,还马上赶回家拿钱。

  没过多久,蒋瑶就捧着一些首饰和一堆衣服回来了。

  朱厚照奇怪了:

  “你这是干什么?”

  蒋瑶昂着头大声说:

  “国库没有钱!我只有这些东西了。”

  江彬吓得脸都白了,可是朱厚照却没有发火。

  他低头想了一下,笑了起来,把鱼丢给了蒋瑶:

  “你去吧,这条鱼送给你了。”

  事情到这里也算告一段落了,但蒋知府可谓是多年死火山突然爆发,一发不可收拾,打定了主意,就算死也要把朱厚照这尊大佛送出扬州。

  不久之后,朱厚照派人来找他要当地特产——琼花。

  蒋瑶先生是这样回答的:

  “琼花本来是有的,但自从宋徽宗去北方打猎,这花就绝种了,所以没花送陛下。”

  这是一句十分刻薄的话,前面曾经说过,所谓去北方打猎,学名是北狩,就是当俘虏的意思,这是明目张胆地把朱厚照先生比作亡国之君。

  传话的人吓得目瞪口呆,半天呆着不动。

  蒋瑶随即大喝一声:

  “愣着干什么,照原话去回就是了,有什么事我来承担!”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朱厚照听到了这句话,只是叹了口气,笑了笑,轻松地表达了他的意见:

  “也就这样了,我们离开这里吧。”

  在这场皇帝与文官的斗争中,执著的蒋瑶胜利了,他准备欢送朱厚照先生早离疆界。

  可是朱厚照先生永远是出人意料的,就在即将离开扬州的时候,他找来了蒋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自己不能白来,无论如何,你得搞点本地土特产品给我。

  这就是传说中黑暗专制、恐怖独裁的明朝皇帝,如此低声下气地要东西,着实体现了其“专制独裁”的本质。

  朱厚照的态度固然让人吃惊,但更意外的事情还在后头。

  对于皇帝的要求,蒋瑶只回答了一句话:

  “扬州没有土特产。”

  对此,朱厚照又是一阵苦笑,但皇帝大人就这么空手开路似乎不太体面,结果无奈之下,他硬要了五百匹苎白布,也算挣回了点面子。

  蒋瑶终于松了口气,虽然他不喜欢朱厚照,但基本礼仪还是要的,人都要走了,总得意思意思,于是他命令下属摆了酒席,请朱厚照吃饭,算给皇帝大人送行。

  可在酒席上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位知府终身难忘。

  朱厚照郑重其事地接受了邀请,向官员们挥手致意,大家正准备聆听他的指示,这位仁兄却突然翻了脸:

  “摆这么多酒席干什么,我也吃不了,你们竟然如此浪费吗?”

  下面的蒋瑶捏了捏自己的脸,他怕自己在做梦,一夜之间,朱厚照怎么就转了性,成了勤俭持家的模范?

  可皇帝大人似乎越说越气,发了话:

  “我不吃了!”

  看着皇帝发了火,官员们不知所措,现场气氛十分尴尬。不过不用急,朱厚照先生的这句话还没说完。

  没等官员们反应过来,朱厚照却又换了一副笑脸,补充了刚才发言的下半句:

  “把这些酒席折成银两交给我就是了。”

  现场立刻陷入了寂静,极度的寂静。

  怎么着?吃不了打包带走也就罢了,您还要折现金?

  这兄弟还真讲实惠啊!

  看着发愣发呆的官员们,朱厚照得意了,他放肆地开怀大笑,就此扬长而去。

  皇帝陛下自然不缺钱,更不用说这几个酒席钱,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娱乐百官,其乐无穷啊!

  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丙辰,朱厚照终于到达南京,至此,自八月从北京出发,一路走一路游,足足四个月时间,朱厚照终于达到了他此次旅行的终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