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959)

2025-10-10 评论


  其实洪承畴同志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的,不救兵,而是洪承畴的死亡通知书。

  按史料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围之后不久,京城这边追悼会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家属慰问,发放抚恤,追认光荣,基本上程序都走了,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其实洪承畴原本也这么盘算来着,死顶,没法顶了,就捐躯。做梦都没想到,他连捐躯都没捐成。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二十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了城门,洪承畴被俘。

  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的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

  消息传到北京,照例,崇祯很悲痛,虽然这几年他经常悲痛,但这次,他尤其激动,连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位好同志——洪承畴。

  按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了,给我一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

  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了洪承畴同志的追悼会,还给他修了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的精神。

  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了。

  当然,他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没有投降,结果过了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了。

  至于他投降后的种种传奇,就不说了,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的结局。

  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一切官职,光荣退休。

  后来他死了,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我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一到三等,一等为最高。

  男爵再往下一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的最低等。我查了一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

  我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一品太子太保,死了变从三品,有性格。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乾隆发话,要编本书,叫做贰臣传。

  所谓贰臣,通俗点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

  在此之前,似乎就是乾隆同志,还曾发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说史可法是英雄,要给他立碑塑像。

  我又想起了陈佩斯那个经典小品里的台词:

  叛徒,神气什么!

  好像还是这个小品,另一句话是:

  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

  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一、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二、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气数现在的崇祯,基本已经焦了,里面打得一塌糊涂,外面打得糊涂一塌,没法混了。

  但他还是要撑下去,直到撑死,因为最能折腾他的那位仁兄还没出场。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