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坎面的位置传来一声惊恐的吼叫,听声音是卞莫及,他是用四川话在声嘶力竭地叫着:“龟团出爪!是龟团出爪!”
“龟团出爪”是四川土话中的一个词,这典故从《蜀事怪道》中来的,是说一个人在山中见到一只笨拙的、没有速度和攻击力的老山龟,被人拨弄后四肢脖子都缩了进去。那人想把缩成团的山龟捉回去。可刚碰到龟身,那龟却突然出爪伤人。这种怪异的山龟不但爪利如刀,而且爪上带有剧毒,中者立死。后来川人便以“龟团出爪”来形容以多道假象来掩盖一件极为歹毒的事实。
没什么人能听懂卞莫及这话的意思,也没人有时间和心情去听卞莫及的叫声。卞莫及喊叫未曾停止,其他人就发出了更多更为惊恐的叫声。
很快,远离坎面的利老头和年切糕也恐惧了。因为随着惊恐的叫声,一种怪异的闷响也由坎面那边朝他们延伸过来,那闷响就像人体中的骨头在连续地被掰断。
很快,杨青幡和他的手下也害怕了。他们听到延伸过来的声响时,道面、石壁、山体不住的震颤跳动也同时延伸过来了。
闷响像阵风,一下就过去了,替代它的是石壁、道面的震颤的声响,一直不停。
而震颤也只是才刚刚开始,随即而来的是山体跳动、山石崩碎。就像这山道下埋藏这一个巨人,他要抗争、要挣脱,要将压在身上的一切推翻推倒。于是用力,不断地用力,扭动身躯,辗转头颈四肢,蠕动每一寸肌肉。 【忆故人】
山影摇红,剑洗血,乍崩弦、心也穿……
终也不过阴毒坎,刹泯天涯山。
身不随己魂作散,信天游,吼落天罡。
一丝凝魄,再有来时,携酒寻欢。
“快去救鲁门长!”年切糕虽然恐惧,却还没有忘记此行的重任,他回头大声地对利老头高喊。
利老头虽然也心惊不已,但听到“鲁门长”三个字后,立刻转身就直扑坎面而去。
杨青幡虽然也同样害怕,但“鲁门长”这三个字也同样提醒了他。虽然前面情况不明,虽然前面会有危险,可所有的一切都无法让他放弃眼前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他单手一推,将身前一个手下托身推出,整个人形直往年切糕处落下。这是扬青幡最后的一次试探,也是自己将亲自杀出的一个虚招。
年切糕此时身上的毒已经蔓延到了右脚,他虽然对毒性不了解,但像毒过半身,入心入脑的浅显道理还是明白的。毒到右脚,就是已经漫至半身了。很快就会过半身血脉的分界线侵入心脏,到那时铁定是命无回天了。
那个朱家手下虽然也是江湖上的好手,但突然莫名其妙被人扔了出去,而且还是在一个自己极度恐惧紧张的状态中,他又如何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手中持着的单刀乱晃,是不由自主地。身形犹如腾云驾雾,却是不受控制地。这一切让他手忙脚乱地只想稳住身形,落住脚步,根本来不及考虑还要攻击什么目标。
年切糕见一阵杂乱刀光只扑自己而来,此时自己已经无法躲避,只能是拼全力一杀。于是左手龙型指环褪出手指,然后拉丝绷劲儿,再用手指将指环弹出。右手始终持天蚕丝头不动(他也没法子动了),龙型环带着天蚕丝以右手为中点横飞成圆,这是年切糕的一式救命招叫“脱环甩丝”。
朱家手下是斜着分作两段落下的,正好从中间把年切糕让开。人是让开来了,污血、污物却是喷溅得无法移动的年切糕满头满身,腥臭无比,眼不能睁。
也就在此时,杨青幡纵身而出,脚踏石壁借力而起。人在空中之际,从背后抽出长柄的乌雀飞云宽刃剑,剑化一道虹光直奔年切糕而去。
年切糕此时龙型指环已经回到左手中,见又有人扑来,气势更甚,杀意纵横。知道来得是个顶尖的高手。但他已然无法退避,只是勉强将尚且能动的左脚退挪回了半步。同时前后手的左手回撤,双手横对,天蚕丝拉直在自己面前。然后用牙齿咬住天蚕丝后拉绷劲,这样一来那天蚕丝便不再抖动了。只是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在暗黑的“阴世更道”中很难发现它的存在,更何况是咬在嘴里。而年切糕头颈间猛然间朝后用力,看起来是想对乌雀飞云宽刃剑下意识地避让,而其实却是在继续增加天蚕丝上的拉劲……
杨青幡绝对不是他那些手下可比的,而且他是挟势而攻、杀意已成,整个招式已经成型于脑海。所以他没有直接落下,而是在距离年切糕五步左右的地方突然折身下落。然后一个极其迅疾地滑步,同时剑柄贴在胯部,剑尖上挑,由下而上斜刺年切糕胸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圆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