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空(11)

2025-10-10 评论

    如何能够与我们所依恋的对方成为一体而永不失散,这强烈而深沉的欲望,渴求的一端是执着,另一端是恒久的隔离和孤立。
    性,最主要的目的不应是欲望宣泄,而是感受到自我存在。这光束般锐利而照耀的存在感。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感受自我存在。身体交融的积极性,在于迎接和融合进入身体的陌生热烈的能量。在放弃控制的同时,获得与宇宙的深邃合而为一的可能性。这种接纳感充满平静,并令人心生感激。
    脆弱、渴望、液体、融合,都是珍贵的东西。很难被轻易得到。超越自身,踮起脚尖,试图去触摸一处高远的存在。那个踮起脚尖的动作,是重要的。
    用肉体去记忆一个人,远比用语言、理性、文字、情感,去记忆一个人,要鲜明得多。后者是沙滩上的城堡,即使庞大,璀璨,却一哄而散。肉体像匕首。说了许多,想象了许多,衍生了许多,追究了许多,只是对镜映照。很久之后,我们淡忘了互诉衷肠的人。而那个尝试用全部身心去叫醒和摧毁我们的人,却被时间推到前面。
    他像一把匕首一样牢固。用他的肉体,对你说,我曾经这样爱过你。
    32
    街上露天咖啡座。极为标致的年轻女子。皮肤、身材、装扮都在其次,吸引我的,是她举手招出租车时露出未剔除干净的细微腋毛痕迹。还有赤裸手臂上几处花瓣形状的牛痘印记。这是她身上强烈的部分。如同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家里,未进入布置妥当的客厅,却先贸然闯入还未收拾干净的卫生间。
    公寓电梯里很少碰到其他人,空气中常有气味各异的香水芬芳停留。这些来源不清的香气,使人产生一种想象。仿佛不可得到的带有憧憬的爱恋之心。
    33
    清明若在古代,除了祭扫便是游玩。头上戴杨柳枝编就的花环,倾城出动,划舟,荡秋千,踏青,放风筝……尽享春光。日暮入夜,提着灯笼归家。这种种天真丰盛,不复返的春梦一场。
    清明是一年中很显重要的节气。山中扫墓,山谷里杜鹃花一簇一簇开得耀眼,竹林里春笋开始挖掘。扫墓的人,攀折一大把杜鹃花回来。有所哀思的日子,充溢一股莫名的赏玩嬉戏的气氛。也许春光太过完好,天地的无情远胜过人间微渺的生死。
    每年春天,顺便去一个江南城市看花,已成为生活的某种仪式。偶尔与人结伴而行,多数独自前往。到了后来,不再思考是否能够找到谁一起去看花,只是随性而往。有人出现陪伴一程,那是额外的礼物。它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今年约了与母亲一起旅行。
    34
    晚上与M一起去看小剧场话剧。剧本内容发生在何时何地,与哪种背景有关,某个演员台词是否说清楚,故事是否像个段落,动用了几类多媒体组合……诸如此类,形式的表达对我这样的业余观众来说,完全次要。我只关心它试图表达什么。即它最终说了一些什么。
    在艺术施与受的方式上,人与人之间取向不同,也不必趋同。导演是让人欣赏的工作者,充满清新活力,对戏剧有虔诚。艺术创作要得到的不是认同,只是表达。发乎本心做完一件事情,即是完尽。
    走出街巷,背后一对年轻情侣讨论之后去何处夜宵。语言生辣活泼,比台词不知精彩多少。生活充满戏剧感的片段,只是置身其中的人不自知。
    35
    简单的午餐,她穿了温润艳丽的织锦旗袍来与我相见,并提早静静等在大厅。出于自身骄傲而不需要呼应的慎重,不禁让人为之倾慕。戴一对孔雀毛点蓝的古老耳环。送给我自己印制的王羲之字体的《心经》。
    36
    万人如海一身藏。当下的心安。
    37
    与六十岁母亲的春日旅行。她有过着意打扮。略烫了波浪的长发,开司米上衣,羊毛薄裙,拎一只小巧的皮包。并且化了妆。他们这种年龄的人,对于出行、拍照、相聚、仪式这样的事情,有出自天性的隆重感。出于一直在小城生活的实用心态,她选择了一双极不协调的白色运动鞋。为火车上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准备出一个简易袋子,里面装满水果和零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安妮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