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_作者:三春景(123)

  写《宦海》模仿文的年轻人确实很年轻,他名叫彭冬生,今年才十五岁,是刚刚才入行的新人。

  彭冬生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初能让颇有地位的彭编辑帮忙介绍,最重要的资本是他姓彭。虽然离彭编辑这边亲缘已经很远了,但真的上门攀扯起来,说是亲戚绝对没有问题。

  之前他写过几个小短篇,在新人里面算是不错的,但仅仅是不错而已,远远算不上天才。如果他能够按照一个普通作者的历程来走,前期经过短篇小说磨练文笔,然后再尝试性的经历连载...最后运气比较好的话也能有销量不错的作品,发家致富估计问题不大。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行业都是残酷的。拼到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大家都是在拼天赋了。因为努力不够的,其实已经在来到顶峰的路上掉下去了。

  这个叫彭冬生的年轻人在新人里面算是不错的,却没有不错到让他出类拔萃。他将来除非是有了质的飞跃,不然他写不出让人惊叹的作品——畅销和畅销也是不同的。简而言之,他的小说无法成为一些人某个时期的时代记忆。

  只写了几篇短篇的彭冬生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转换了自己的努力目标,决定剑走偏锋一点点。

  模仿文操作简单,一旦成功的话获利很大,当时他首先就看中了这个。选中《宦海》也不是偶然,首先苏州的小说最好不要选——苏州本地的报纸之间都是有一种默契的,一般不会上对方当家小说的模仿文。

  这是一个君子协定,主要是怕恶性竞争开启。今天自己能这样对别人,明天就很有可能被别人这样。

  而不是当家小说的小说,那倒是可以了,因为在报纸看来影响力没那么大,也就懒得去下死力气计较。但是这种小说彭冬生就有些看不上了,在他看来既然都打算写模仿文了,那就干脆挑好的来,不然那还不如自己写呢!

  经过几次挑选之后他看中了《海上归来记》...是的,是《海上归来记》,因为当时《宦海》还没有开始连载呢。

  只不过《宦海》开始连载之后彭冬生就改变了主意,因为《宦海》更加符合标准。

  “冬生,你打算怎么办?”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大叠报纸进了一套房间,这里有点像后世的公寓房布局,现在苏州很多单身的青年都会租住在这种地方,方便、干净,价钱也远比一座宅子来的低。

  那叠报纸被扔在了一个少年眼前,本来正在奋书疾笔的少年抬起了头。这少年生的普通,最多可以称得上清秀,然而他的眼睛十分增色。黑白分明的,灵动地转了转便显得十分机灵。

  应该说这个少年的气质就是这样,充满了一种少年人的机灵、野心、不安分。

  “什么怎么样,情形不是好得很?”相比起中年男子的忧虑,少年倒是有一种成竹在胸的坦然。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许文华等人议论的后生晚辈彭冬生,笔名‘玉湖散人’。

  第60章

  从最初一部《唐门虎子》开始,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报业和小说业相伴飞速发展,相辅相成。

  最开始的时候行业内的人都比较单纯,或者说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那个时候投入这个行业的人大多数都抱着一腔热血,虽然免不了图名图利,但或许是因为想不到这个行业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所以反而比较纯粹。

  简单来说,就是都专心于做好自己。办报纸的提高报纸的质量,写小说的让小说更有趣——也就是大众所说的王道手法,不管什么时候做好这些总是没错的。并且最终登顶的,也肯定是这一类人或事。

  第一代是火热的年代,那个时代的人赚到了名声和金钱,虽然远远比不上后来者,但确实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资本进入。于是很快,新生的行业以一种让外界目瞪口呆的进展高速发展起来,从开始到现在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生态,也不过四十年而已。

  放在后世或许不会引起什么惊奇,以连翘原本所在的行业网文为例,从兴起到成熟时间更短,不过十来年就做到了。但是这是一切行业代谢速度都非常慢的古代,很多生意都是千百年积累的结果,没有经历过现代社会高速变化的冲击,这就显得非常惊人了。

  而到了现在,一切已经开始变化,至少王道的手法已经不足够了。王道这种手法不可能让每一个人成功,王道的手法要在天才的头脑、惊人的运气、众多失败者的骨血上吸收养分,最终才能成就极少极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