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讼师_作者:莫风流(926)

  这要是有人想要对她不利,她肯定没法反抗的。

  忽然有人喊道:“杜先生您别怕,我们保护您。”

  “多谢多谢!”杜九言冲着大家拱手,笑着道:“近日天气冷,就开始想家了。又想着邵阳的百姓,每每我上堂的时候,大家都会在门外早早等我,给我鼓励给我信心。”

  “方才听有人一句保护我,心中甚感温暖,让我觉得回到了邵阳。多谢大家了,让我想家的心淡不少!”

  大家听着感动,她带着儿子京城,又要独自辩讼这样的大案子,心里怎么会不惶恐不慌乱。

  说是想法,不过是他掩饰而已。

  “杜先生您别怕,我们虽不如邵阳人那样熟悉您,但是我们也一样尊敬您。只要您有事,招呼一声我们一定会帮忙。”

  “是,就当京城是自己家,什么都别怕。”

  杜九言冲着大家行礼,道:“杜某谢谢大家了,真诚的感谢。”

  “还是那句话,生活中碰见纠纷,有律法方面不懂的,随时来找我。”杜九言道:“不收费!”

  大家都跟着应是。

  杜九言进了大理寺的衙门。

  公堂内,很热闹。

  鲁章之和任延辉各坐一边,安国公对面而坐。

  卞文清和金嵘跪在堂中。

  杜九言上前行礼。

  吴文钧坐在中间,左边是刑部尚书廖征,右边是都察院左御史谢允。

  “本次邵阳上河镇水利贪污案件之大,已牵涉朝中五位官员,上至刑部钱侍郎,下至工部一个小小的漕官。所贪银两,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前后两次,短短五年,在同一个堤坝上,贪得银两四十万。”

  “皇恩浩荡,圣上体恤百姓疾苦,节衣缩食拨款修葺堤坝,却被这些国之蛀虫蚕食分割,实在令人悲愤填膺。如此之贪官污吏若不严惩,上对不起圣上,下对不起百姓。”

  “是以,今日我三司受得皇命,在大理寺第三次堂审。”他说着看着卞文清,“卞文清,金嵘已认罪,并上缴你与他来往的书信,以及账册一份,证据确凿,你可认罪?!”

  卞文清回道:“回大人的话,下官没有贪,无罪可认。”

  “下官为了自证清白,特请了杜先生做讼师,请三位大人听辩后,能公正判断。”卞文清道。

  吴文钧看着杜九言,这一堂没有请讼师,也不用请讼师,除非杜九言让金嵘翻供,否则,卞文清的清白她证明不了。

  但是金嵘翻供?吴文钧朝金嵘看去。

  他不敢,因为金家除了金夫人外,所有人都在他的手里捏着的,只要金嵘翻供,他的儿孙以及女儿女婿都会死。

  金嵘一直垂着眼眸,面色如土。

  “大人,那我开始了?”杜九言拱手问道。

  吴文钧看着杜九言,嘴角扯了扯,道:“杜先生,还望你遵守讼师准则,不忘初心。”

  “多谢大人勉励,学生一定不忘。”她说着一笑,与鲁章之行礼,鲁章之看着她微微颔首,她又转过来和安国公拱手,安国公点头,道:“杜先生不必多礼,我们洗耳恭听。”

  杜九言颔首,“本案是贪污大案,历时四年,涉及多位官员。不过因为我的请讼人卞文清的证据,只有四年前的证据,所以,我只围绕他的两项证据,展开阐述。”

  杜九言走了两步,从书吏手中拿到两份定罪卞文清的罪证,“两份罪证,一份是卞文清写给金嵘的信。信是顺天六年六月初一写的,信中主要的内容是告诉金嵘,三十万两白银,藏在了法华寺后院,约都察院湖广道金嵘和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邱文力二位大人一道去取。”

  “银子哪里来的?这是顺天六年,邵阳堤坝不稳时,当时的邵阳县毛文渊递交了修葺文书,朝廷最终拨银六十万两。”

  “按照金大人招供,当时六十万两银,仅仅送了三十万两去了邵阳,剩下的三十万两在户部卞文清和工部邱文力的手中过了明账后,藏在了法华寺。”

  “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卞文清写信给金嵘和邱文力分赃的款项的事。”

  杜九言并不问两个当事人,而是抖了抖手里的信,“我的请讼人认定这封信是假的,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信,是金嵘污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