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秀文眼睛都瞪圆了:“你——”这许氏在京城那回是如何咄咄逼人的?怎么今儿又装出这么一副柔弱模样了!
司敬文脸色有些阴沉:“妹妹,不要说了。”这位沈少奶奶话说得刁钻,人却是一副柔弱可欺的模样,跟自己那抬着下巴的妹妹站在一起,看起来仗势欺人的倒好像是司秀文了。
而且听她说了些什么?先挑明沈云殊剿灭海匪还受了伤,这事儿已经传遍杭州城了,单凭他挑了盘踞海上的匪帮,灵隐寺里的和尚给她特殊待遇也就算不上趋炎附势,反倒成了慈悲为怀了。
这寺里的和尚真的都能将众生一视同仁吗?不可能的!不要说和尚们终究还是红尘中人,仍旧要对权势富贵有所妥协,单说经文里头,那布施了的跟没布施的,在佛陀那里的待遇还不同呢。如果真是众生一视同仁,又何必有极乐世界呢?
这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且多年来也都接受了,若不是司秀文方才质疑,一般人也就在心里略有几分不平罢了。
司秀文以此事质疑沈家,做得是很漂亮的,不管沈家如何辩解,都抹不掉他们将其余香客拦在殿外的事实。然而许碧这么一解释,只要是受过海匪荼毒的百姓,或者家中有人受伤,也曾经这般提心吊胆的人,就会觉得这也有情可原。说到底,这药师殿也并没有封起来,只是要他们在外头多等一会儿罢了。
且这沈少奶奶到了最后,还要把他们司家与袁家交好的事儿揪出来说。里头更还有一层意思——袁沈两家同是武将,自然都该是讷于言而敏于行之人,若是两家都不会说话,那司家就是有所偏向;可若说袁家会说话——一个武将能言善辩,怎么听,都不免让人觉得是靠嘴皮子出头的……
司敬文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一下许碧。在京城茶楼里那一次,他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了沈云殊身上,对许碧只觉得是个普通妇人,哪怕很会顺着夫君的意思说话,也不过就是那般罢了。
但这次,他忽然觉得,妹妹在园子里被这个许氏驳得话都说不出来,恐怕不是偶然。
不过他拦得已经有点晚了,司秀文狠狠瞪着许碧,脱口而出:“杀良冒功,还装什么守护百姓!”
“秀文!”司敬文脸色大变。秀文这个毛病还是没改,此事父亲也只是刚刚得了点消息,正在暗中调查,为了避嫌连袁家都不曾告诉,秀文怎么就说出来了!
许碧本来已经打算见好就收,柔柔弱再谢一谢司敬文的体谅,就可以跟着沈夫人往下一处殿里去了。碰到司秀文虽然惹了点麻烦,可也算借机把沈云殊剿匪受伤的事宣扬出去,结果并不算坏。
谁知她还没说话呢,司秀文就蹦出这么一句来,让她猛地站定,紧紧盯着司秀文:“司姑娘说什么?”
第70章 教导
杀良冒功, 这可是个大罪名!这个罪名一出来,沈云殊不但剿匪的功劳全部被抹了,还得背上罪名, 被杀头都是应该的!
司秀文话一出口, 自己也后悔了。这事儿是来给司俨治伤的王御医偷偷跟司俨说的, 说是他在外头医馆里看人治病的时候,听人说起的。
这话司俨是不信的。这王御医的来历他也清楚,知道他在袁家住了有小半年呢。再说这样大的事,怎么他没事去医馆站站就能听见了?若是那样, 早该传得满城风雨才对。这分明是袁家得了消息,借王御医之口来告诉他罢了。
杀良冒功是极大的事, 司俨最恨的就是这个!一得了消息,他立刻就叫人去查了。
他才出京城没多远就身子不适,硬挺着赶路到杭州, 就病得更重了。他又不要袁家派人来伺候, 袁家没办法,只得悄悄通知了司夫人,于是司夫人留下长子在家中,带着次子和女儿就赶了过来。
人过来, 司俨是打算给撵走的,但司夫人看他这一路断断续续腹泻, 虽然王御医说不是什么大病,可人仍旧瘦了一大圈,那是根本就不肯走的。一边在驿站里住下来给他熬药炖汤, 一边还惦记着往寺里来拜药师菩萨,求菩萨保佑他的病快些好。
司俨撵不走她,只得罢了。他确是吃不惯杭州这边的口味,司夫人来了,按他的家乡口味给他做饭,他吃了就觉得受用好些,连水土不服的症状都轻多了。究竟是为了避免闲话而把夫人赶回去,从而继续病得起不了身耽误巡查;还是宁可叫别人议论他带着妻儿出行,却能赶紧好起来办差?司俨在这种问题上,从来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