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后宫里每一个人都能像爱妃这样宽宏豁达,也就不会生出那诸多事端了。”宣远帝长叹一声道。
“宫中那么多妃子,皆都是姐妹,她们的心思想来也都是跟臣妾一样的。”贞静夫人最懂得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更知道哪一句会更接近宣远帝的心。此时,宣远帝看她的眼神愈发怜惜:“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爱妃仍是这般纯良的性子,这一点,倒是也琬儿极是相似。”
提起香消玉埙的冯琬,宣远帝眼神一黯,神情里多了几分悲痛。贞静夫人柔声说道:“陛下对冯昭仪情深义意,只可惜冯昭仪福薄,不能长长久久的陪伴陛下。”
“这天下恐怕再也寻不到像琬儿那般的人了。”宣远帝黯然地说道。
“冯昭仪乃是世外仙姝,自然不是凡间女子可以相比,但陛下对冯昭仪的这份情谊,才真真叫臣妾羡慕。”贞静夫人垂眉内疚地说道,“只可惜臣妾平庸,无法代替冯昭仪为陛下分忧。”
宣远帝爱怜地拍了拍她的手道:“爱妃自然也有爱妃的特别之处,在朕心中,爱妃亦是无可代替的。”
贞静夫人脸上浮起感动之意,伸手用帕子拭了拭眼角,说道:“臣妾前些日子偶然在宫中遇见一位女子,远远瞧去,倒有几分冯昭仪的神韵。”
“哦?爱妃说得是谁?”宣远帝好奇地问。
“臣妾派人去打听了,说那女子是揽星殿的女官,跟随蜀国质子而来,一直贴身侍候着。”贞静夫人一边说一边观察宣远帝的神色,果然见到宣远帝神色微动,她接着说道,“这女子在蜀国时原是位郡子,身份尊贵,却肯入宫屈就为一位女官,想来也是个高洁的人物。”
“不错,此女子确实与众不同。”宣远帝微眯起双眼,点点头道。
“陛下竟也见过她?”贞静夫人装出惊奇的样子问。
“此女子宠辱不惊,胆色过人,便是男儿也未必及得上她。”宣远帝毫无掩饰话语里的欣赏之意。贞静夫人故意提起峥嵘,便是为了试探宣远帝的心意,她很清楚以峥嵘的姿色,早晚都会成为宣远帝的目标,倒不如她来主动成全这件事,不但能增加她在宣远帝心中的好感,更能借左峥嵘牵制皇后,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臣妾知道,自冯昭仪过世之后,陛下一直难以忘怀,这后宫里也缺少了也能陛一琴瑟合鸣之人。”贞静夫人说道,“臣妾觉得,此女子不管是品格还是容貌,都能与冯昭仪相应,陛下不如将她收进后宫,让她长伴在陛下左右。”
“爱妃有所不知,朕对玄儿有过许诺,若他于随国一战大胜而归,便将此女子赐于他。”宣远帝摇了摇头道,“如今随国已是我大郑的属地,朕自然要兑现对玄儿的诺言。”
贞静夫人早就料到宣远帝之所以迟迟没有将峥嵘收进后宫,便是忌讳当日与东方玄之间的交易,他并非不想,而是缺少了一个能堵住悠悠众口的理由。贞静夫人站起来,为宣远帝重新沏了一杯茶,说道:“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若是想,又有何不可?”
“朕金口已开,是断然不能反悔的。”宣远帝道。
“可倘若是那女子不愿意呢?”贞静夫人双眸明亮,微笑着问道。
宣远帝怔了一怔:“爱妃此话何意?”
芝兰端着银耳莲子羹走进来,贞静夫人亲自从她手里端过小盅,微微吹凉,放在宣远帝面前,才接着说道:“那女子原是蜀国郡主,也算得上身份尊贵,陛下仁德宽厚,爱民如子,尤其厚待各属国的子民,是断然不会逼迫一位郡主做她不愿意的事,对吗?”
“爱妃的意思是……”宣远帝的眼睛亮了几分。
“那女子倘若愿意嫁予北静王,便不会拖到此时也未曾向陛下提起,只要她不愿意,陛下便可以此圆了她的心愿,赐婚一事自然就不作数了。”贞静夫人早已经为宣远帝想好了对策,她所想要的,就是宣远帝的应允。
听完她的话,宣远帝果真陷入沉思,那脸上的神情显然是动心了,只是仍拉不下脸色。贞静夫人把这道波澜更往前推了一步:“陛下若是答应为她退婚,前朝后宫都只会称赞陛下…体恤子民,蜀国自然也会感激陛下的成全。陛下乃是天子,天下哪个女子不都入宫侍候陛下,那女子既然连皇子都不愿意嫁,想来早就有了这份心思,陛下何不就顺水推舟,圆了她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