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想了想,道:
“这个事儿我会考虑,你们先出去吧,容我再想想。”
罗洵、郭大友和孟旷彼此相视一眼,都觉得不对劲。郭大友还待开口再说什么,却被罗洵阻拦,三人很快退出了李如松的大帐,往属于他们的帐篷行去。
“李大这什么意思?不听我们的话,他还要不要抓张允修了?”郭大友很是不忿。
罗洵叹气,缓缓道:“他与我们的立场不完全一致。如若让我们拿下了张允修,收回万兽百卉图,那女真必然要遭到朝廷打击,辽东李氏的把柄也就至此彻底捏在了朝廷手里,他对此很是忌惮。我猜,他这是要自己抓张允修,撇开我们。”
“撇开我们,他是抓不到张允修的,不仅抓不到,而且还会损兵折将。”孟旷在旁轻声道。彼时他们已经行到了属于他们的帐篷口上,恰逢孟子修掀开帐帘出来,听到孟旷的这句话,不禁笑了。
“阿晴说得没错,李如松撇不开我们。但他必须要掌握主动权,我猜你们没能说动他对吧。放心吧,晚些时候他还会来找我们的。”
郭大友笑了,调侃了一句:“孟先生,你可真是神算子啊。”
“甚么神算子的,快进来吃饭吧。”帐篷里传出了香味,还有白玉吟含笑的声音。众人一起钻进了暖洋洋的帐篷。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廿六,夜,坡州明军先锋军大营东南角,后勤兵营部。
可容纳十人队伍入驻的行军帐篷之中,孟家三兄妹、赵子央、白玉吟、穗儿、郭大友、罗道长,再加上刚刚加入一家人之中的小女孩李顺贞,八大一小围坐在帐中的炭盆边,端着木碗吃着晚食。此时帐中所有女子都做男装打扮,身上甚至连轻铠都不曾脱下,以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突发状况。
郭大友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混道:“我晚些再走,说不定孟先生所说的事很快就要应验了,省的他们再往锦衣卫营跑。”
目前郭大友并不与孟旷等人居住在一起,他住在锦衣卫营部。锦衣卫营部在大营的正南端,与后勤兵营部靠得相对比较近,单趟步行也就一盏茶时间。本来孟旷作为锦衣卫,也应当居处锦衣卫营部,但因为她的家人都在后勤兵营部,罗洵特批她可以自由来往两个营部之间,只是如若有特殊情况,她必须立刻去与锦衣卫大部队汇合。
此外,锦衣卫大营之中还收留着弥津姊妹和细川志兵卫三人,此三人算是给锦衣卫立了功劳,所以得到了锦衣卫的保护,眼下他们其实算是被软禁在了明军之中,不能乱跑,避免他们二次反叛。等到战事结束,他们会被妥善安排,送回到倭国去。
一家人聚少离多,这是自辽东分离近两个月后的再度重逢,而这次重逢,意味着他们全家假死脱身的计划终于将要正式启动了。
目前唯二清楚知晓他们这个计划的外人,就只有罗洵与郭大友两人。这个计划二人也有参与计较,并且一家人未来的隐居之地,也都是罗洵与郭大友做的安排。不久的将来,当罗、郭二人想要隐退时,便会来与孟家人汇合。
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和危险,郭大友与众人之间的情谊已然十分深刻。在孟旷的心中,郭大友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哥,虽然她从来没有明确这样说过,但平壤城中郭大友陷入险境,孟旷不顾自己的安危,甚至顾不上穗儿,跳下城墙去救郭大友,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吃饭的时候,穗儿、孟暧和白玉吟都忙着照顾小顺贞,一会儿帮她添菜加肉,一会儿又帮她吹凉汤粥。行军打仗饭食简单,其实不过是野菜、腊肉加上糙米烩了一锅略稀的炊饭,穗儿、白玉吟和孟暧碗里的菜和肉都进了小顺贞的碗里。这孩子太让人心疼,打小没了娘,如今亲爹在她眼前被杀死,收到了巨大打击的孩子,发烧发了整整三天三夜,不省人事,如若不是被弥津姊妹和锦衣卫及时送到了孟暧身边医治,可能她如今也没了性命。
这些日子所有人都围着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孩子虽然沉默寡言,却终于恢复了些许属于孩子的灵气,知道对大人撒娇,尤其最爱粘着穗儿,现在与孟暧和白玉吟也亲近了许多。孟子修和罗道长两人这些日子一得空闲便逗小孩子玩,也让孩子对他们卸下了戒备,只是面对孟旷时,这孩子还是很胆怯,不敢靠近,总是躲在穗儿身后。
孟旷很苦恼,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身上煞气太重了,哪怕她不戴面具,以真面目面对孩子,孩子还是害怕她。穗儿笑着调侃,说她长得漂亮是漂亮,就是眉眼间的气质太凌厉了,天真纯洁的孩子见了是不会想亲近的。并且,孟旷第一次与孩子见面时,就戴着面具,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吓人了,小孩子会记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