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偏院最大的好处是离后门近,过了道垂花门便是。
至于她风流多情的新婚夫婿,相信他的枕畔并不寂寞,多的是愿与他一宿贪欢的红颜知己,少了一个督促他上进的妻子说不定还乐得开怀。
“这……呵呵,不是老婆子贪财,您也晓得守后门是等死的活儿,没多少油水好捞,老婆子私下放您出府,要是这事让上头查到了,老婆子这条命也丢了半条。”一口黄板牙的金婆子嚼著烟草渣,守著门不让出。
裘希梅明白有求于人总要低几分,即使是低下的婆子也得好言好语,先卖三分面子再给点好处。
“我不会让你难做人,这里有二十文,拿去买壶酒喝,夜里守门也好暖暖身子。”手一塞,二十枚铜钱送了过去。
“哎哟!哪里使得,老婆子我打了个盹,没瞧见有人进出,这人年纪大了总是犯困,两眼都花了,连只猫儿跑过眼前也瞧不清楚……”
金婆子嘟囔著打了个哈欠,佯称睡意上了头,怀里抱了根半人高的门闩就地一坐,身子靠在门边打起呼噜了。
见状她心照不宣的背起颇有重量的竹篓子,特意做大的男靴跨过褪色的门槛,回头看了一眼半掩上的后门。
为求生路所跨出的第一步何其艰辛,一扇门关住了女人的一生。
乔装成男子的裘希梅来到城中最热闹的市集,熟门熟路地取出借放在小商家的桌椅,有模有样的摆放好文房四宝,挂起一幅一幅的字画。
事实上像这样的事她已经做过好几回了—装病偷溜出府摆摊。她没什么营生才能,也只能画几幅山水,写写大字,自个琢磨著上轴好卖钱,赚些私房。
她的运气不错,几幅字画卖得很好,不少人主动来询问,并依所须订购画作,有时她也帮著写家书、赚点润笔费,几次下来也能赚上几百文。
唯一比较不便的是,她顶多摆上一、两个时辰就得收摊,毕竟以她目前的身分不宜出府太久,要是一个不慎被府内的人发现她私自外出,那她接下去的计划将胎死腹中。
“小哥,你这画真好,有山有水,山上还有一座古寺,水里一叶扁舟,连我这没什么见识的老头子也能看出是一幅好画,你画功不下当代宫廷大师呀!”似乎还隐隐能听见画中寺庙里传来的暮鼓晨钟,让人心里平静。
“多谢老丈的赞誉,混口饭吃罢了,我这双手呀,最是无用,拿不起比笔更重的重物,只能在纸上挥洒两笔,让您见笑了。”裘希梅中规中矩的行了个礼,行事大方。
终归是名门大户出身,她偏好阅读书籍,一本书能让她废寝忘食的沉浸其中,琴棋有师傅教导,倒也略通,而书画之类的天分与生俱来,经父亲手把手亲授,她写了一手好字,也善于临摹,而她也独创出自成一格的画风,若非女儿身必成一代名家。
“哎呀!文诌诌的话老头子可不会说,小哥儿的画就是好,连我看了都想沾点墨水装风雅,可惜我卖的是陶盆瓷瓶,一堆的大碗、小碗、菜碟子,俗得很。”年约六十的老叟咧开嘴,两颗门牙少了一颗。
“瞧您把我吹捧的我都无地自容了,不就是一门还能入眼的手艺活,和老丈您一样为生计奔波,没费劲哪有好日子过。”为了画出一幅尚可入目的好画,她日夜不休的勤于作画,画废了无数好纸,也差点把细胳臂弄残了。
自力更生不容易,她现在凡事都得自个摸索,没人带著起步样样难,她到此时才明了谋生也是一门学问。
日阳当头,裘希梅在大树下摆字画摊,她深知与人谋利的道理,在决定摆摊的位置前先和周遭小贩攀个交情,走个串场塞几文小钱,好让他们不为难她这个初来乍到者,遇到事儿也能帮衬几分。
她也知道自己的体力没法和长久在太阳底下讨生活的大汉们相比,因此有自知之明的挑了较不显眼的树底下,虽然不在人来人往的热闹中心,可好处是能遮荫避风,雨来了也不用赶著收摊,以她的手脚还来得及收拾。看著高声吆喝的小贩们,她脸上流露出淡淡怅然。
若是爹娘还在世,看她一身男装的在街上操著贱业,不知会有多痛心,他们捧在手心怕化掉的宝贝女儿如今却混迹市井中,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娇弱和贵气,染上市俗之气。但人要活著总得妥协,她是弟弟妹妹头上的一片天,再苦也要撑著,不能倒下。
“小哥,我想要一幅‘荷塘新月’挂在书房,你能给我画吗?”
一名头戴纶巾的中年男子站在摊子前询问,半新不旧的襦衫看得出是私塾的先生,手上还拿著一本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寄秋
管元善
裘希梅
重生
欢喜冤家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