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金陵的百姓来说,金陵的繁华美景不过是他们每日的生活布景,没那么稀罕;而那些赏景吟诗,风雅得像不用吃饭饱能活、不必算计每天家用支出的生活,对小老百姓来说更是遥远;他们不懂,也不想懂,更不认为那些吹风舞墨、淋雨念诗的事有什么可以调剂他们每日劳苦的趣味。
比起那些仙人飘飘的娱乐,还是街谈巷语、小道消息、谁家千金哪户公子又做了什么傻事……等等八卦隐私来得有趣许多。
流通最多、分布最广、传递最快的,莫过于客栈、茶馆、酒楼喽!一家茶馆中,几名汉子或老或少,围坐一桌,分享最近的八卦——
“啊啊,听说了么,那州令大人准备半个月后在他那才女千金的生辰宴上办个诗会,说什么要以诗会友,邀请咱们金陵城的千金公子一块儿共襄盛举。”
“你是说那……那个美若天仙、才高八斗的周小姐吗?”
“就是就是,算一算那小姐生辰过后也十六了,听我侄女——她在州令府里是干丫鬟活儿的;她说那邀请函的对象都是咱金!陵城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公子爷,这意思……嘿嘿……”
汉于们你看我我看你,大伙挑了挑眉,底下没说出口的话,彼此心照不宣。
“真是够坏心眼哪……”其中年长的老汉抓了抓他的八字白胡叹气。
“咦,”旁边的汉子们好奇了,其中一人代表发问:“老伯您这话怎说来着?”
“请大户公子爷儿们就算了,干啥把千金们也给请去?莫不是想拿那些千金小姐来掩入耳目,模糊相亲宴的事实,顺便陪衬自己的女儿吧?想想周小姐的风姿,可是沉鱼落雁的西施姿容啦!这么个大美人,咱们城里哪户千金比得过?”
“是啊是啊……”四周的人点头如捣蒜。
“再说啦……”成为众人注目焦点后,老汉扭了扭屁股,挺起身板,又轻咳几声,睥睨围上来虚心求教的人群,继续他的真知灼见:“先不论谁家千金胜得过咱们这位金陵才女,就算有,谁敢去?要是抢了州令千金的锋头,还不小心抢了人家看上眼的——还能在金陵活么?”
“是啊是啊……”又是一阵点头附和。
“那不去不就得了,反正是周小姐的相亲宴嘛,万绿丛中一点红岂不更好?”
“傻孩子。”老汉摇头。“人家还是黄花大闺女啦,跟一群公子哥办诗会,说出去怎么嫁人?再说啦真,州令大人的帖子,谁敢不去?”
“那、那那怎办啊?”年轻人困惑地问。
不过就是相亲嘛!他当年娶老婆的时候,不过就跟村里的长辈说了要娶老婆,听了听媒婆介绍的姑娘,挑了个应该会喜欢的,跟着媒婆去瞅了眼,洞房那天才第二次见到他的婆娘,两人现在也过得挺好的。
实在不明白那些个富贵人家干嘛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去是一定要去,只要不显山露水,自然不会得罪人啦!反正才女只有一个,能娶得美人归的公子爷也只有一个,剩下的——”老汉挑动灰眉,嘿嘿笑出声。
对于这男女之事,大伙儿是很聪明的,你一眉我一眼,也就跟着会意过来了。
“就不知道是哪家配哪户了,嘿嘿嘿……”
“赌一局如何?”人群中冒出热切的声音。“就赌咱们金陵才女花落谁家,还有谁家公子搭上谁家千金怎样?”
“有意思!”
“这主意不赖!”
一时间,茶馆喧哗起来,一阵热络开起赌盘来了。
有了赌局,小老百姓的眼儿更集中在那半个月之后将举行的诗会。
总之,等着看戏就是。
人际关系不管到哪个地方、哪个朝代,都是躲不开的课题哪。余小小暗忖。
第2章(2)
在云南,大唐王朝称之为“大理”的地方,她很幸运地遇上了余氏夫妇,承蒙他俩收留,甚至最后认自己为义女,跟着他们到金陵生活。
才做了三个多月的古人,更名为“余小小”的她还有很多地方没能适应;当她正为了融入生活忙碌的时候,突然收到州令邀请参加府上千金的生辰诗会的帖子,令她实在很难开心得起来。
生日就生日,一家人在家过不就得了,办什么诗会!还宴请年龄相仿的千金公子出席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她根本不认识那位千金小姐。
“不参加不行。”听见她夹带一点抱怨的疑问时,她娘这么说了。
“一来民不与官斗,虽然真要斗,我们也不见得吃亏。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我们做人要低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岑扬
东方展言
余小小
穿越时空
欢喜冤家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