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令(12)

2025-10-06 评论


第3章(2)

“回老爷,确有其事。”

那说话的,是柳府的老管家,名唤柳福,是个体形干瘦,年过六十的老汉,布满皱纹的斑白眉眼底,总是带着一抹精明的目光,侍候主子十分尽心,颇受柳如风的信任与倚仗。

细心地端来一盅热茶,侍奉主子喝了一口之后,柳福这才又笑道:

“那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生得一表人才、眉目俊秀的,不但模样长得挺好,那孩子还饱读书史、博学多闻,平日出口即能成章,执笔立能撰写诗赋,聪明异常啊!”

话说,一向严以律已,同样也严以待人柳福,对徐子谦会如此赞不绝口,其实是其来有自的。

原来前些日子他家乡兄弟频频来信,可他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早已看不清信中所提何事?

加上他又是单身一老汉,身边也没人可照应,正坐困愁城之际,一旁打巧经过的徐子谦见他面有愁色,于是放下手中书卷,前来关心。

知道他的烦忧之事后,徐子谦即为他阅读完了一封一封家书,原来信中提起家乡侄儿到了该娶一房媳妇儿的年纪了,可家乡今年农作收成不佳,办不了喜事,于是家人想寻他救急。

岂知一连来了好几封书信,都不见他回,让家乡兄弟误以为他这个大伯不肯帮侄儿的忙了,还因此埋怨起他来……

所幸,徐子谦帮上了他一个大忙,最后还不厌其烦替他回了一封字字关怀、句句深切的家书,令他着实感激不已,间接也赢得了他全部的好感!

听完,柳如风沉吟心语,会在短时间之内让从来不曾如此赞赏过任何一位年轻人的柳福如此肯定、喜爱,必定有他其过人之处!

这让柳如风忍不住有些好奇起来,于是沉着嗓,又问道:“那小子究竟是什么来历?”

“那孩子姓徐,祖上是和州历阳郡人士。”

“姓徐?和州历阳郡人士?”猛然,一丝疑虑掠过柳如风的眼底,但此刻的他并没有细想,续问道:“还有呢?”

“听说祖父辈三代原本是经商的,不知怎么没落了,在为父亲服丧之后,遵母之命,前来赴京赶考。”

“嗯……”捻了捻长须,柳如风又问:“他还说了什么没有?”

“也就这么多了。”柳福如实的回道:“我瞧那孩子挺单纯的,四小姐见他是个可用之材,一心想让他为布坊招揽生意,起初他是抵死不肯的,后来听兰儿ㄚ头说了,四小姐似乎哄骗不成,干脆用计拐那愣小子签下一纸‘卖身契’。”

“卖身契?”柳如风不解一问:“买个书生回来有何用处?”

“这老爷就有所不知了!”

柳福微微一笑,一五一十向柳如风转述了四小主她那堪称一石二鸟、决不赔本的妙计!

只不过,一头牛平白无故被扒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就怕哪一天弄巧成拙,让那一头牛再也忍无可忍,大发牛脾气之时,后果就得不偿失了。

“有这事儿?”柳如风微一动念,心想道,肯定是小四那孩子深知他对于择婿条件有一定的标准,纵然家世寒伧,但若有朝一日鱼跃龙门,那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听完,柳如风难得的笑了……

小四那ㄚ头,果然深知老父之心呀!这一点,远远比前头她那几位教人心折的姐姐们,都要教他宽慰许多了。

见柳如风面有悦色,于是柳福又帮徐子谦美言了几句:“最难能可贵的是,那小子性情清俭,爱惜万物,从不奢侈浪费,这一点倒是与时下挥霍成性的年轻人,很不相同呀!”

“那小子还懂得节俭之道?”这一说,引起了柳如风的注意。

“可不是?他就连喝剩的茶叶渣子也舍不得扔掉,说是将茶叶晒干了,还可以拿来做睡枕,又说了,用茶叶做枕可以安神,且冬暖夏凉,四季皆宜。”歪着头,柳福想了一会儿,又道:“对了,那孩子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钱当思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时啊!”

“不错不错,这一句话说得极好呀!”柳如风畅笑一道:“想不到这小子年纪轻轻,倒挺有思想的,这一点与我年轻之时颇为相似。”

“是啊,当初我见了那孩子,也觉得他确实有几分当年老爷的风范。”柳福忍不住苦笑地心忖,只是这俩人一个富、一个贫,但都是一样的穷酸味儿十足。

在他们一老一小的眼底,绝对没有浪费二字。

听到这里,柳如风坐不住了,吩咐道:“快,快扶我起身,为了咱们柳家后继有望,老夫万万不可怠慢我那好贤婿、那未来的状元郎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绮绮 徐子谦 柳绫儿 日久生情 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