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令(38)

2025-10-06 评论


梅花凋谢,杨柳正吐露嫩芽,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中原已是春暖花开的二月。

唐代进士试发榜多在每年的春初,榜文就张贴在贡院东墙,参加进士的举子、生徒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得第者更不过百人中的一、二人而已。

然而,那最后高居于榜首的新科状元郎是谁?

不但教所有应试者关心,乃至当朝百官、下至长安城百姓,无一不仰首引颈,纷纷打探,深深牵动着每一颗长安城人的心!

因此进士发榜,通常是每年春初在长安城中的一大盛事。

这一天,看榜、听榜两处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多是长安民众,或是市井闲人,抱着好奇与关心的态度聚于此。

反到是应试者,有时并不去看榜、听榜,而是忐忑不安、焦急地待在旅馆或家中静候消息。

徐子谦也不例外,打从十四岁起,乡下考到省里,从省里考进京城,如今又从京城考进皇宫,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考试结束后,他便一脸平静地在暂居的寺院禅房中兀自收拾行囊,心忖万一落了第,他便即刻动身,启程返乡。尔后,永不再踏入长安城一步。

就这样,从早上等到傍晚,依然没有传来任何消息,浅叹了声,徐子谦忍不住心忖,或许……他已是名落孙山了?

也罢,还是回历阳去吧,他上京赶考也已经一年多了,娘亲一人独居家乡,身旁无人照应,也是不妥。尽管入仕无望,好歹他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是安安稳稳地当个庄稼汉,耕田养鸡,也足以奉养母亲。

拎起了包袱,徐子谦便要前往大殿,向好心收留他并供给他食宿大半年的方丈辞别。

岂知,才刚踏出了禅房,陡地就听见一片梆锣之声,和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嘹亮的吆喝报喜,缓缓迎面传来--

“发榜了,进士科第一名,和州历阳郡人士徐子谦,赴京殿试、一举夺魁,经皇帝钦定头名,高中状元--”

第10章(2)

只闻寺院外,一名穿着红服执旗的报喜官,朗朗大声宣布,语落,又是一阵鞭炮齐鸣,寺外长长的一队吹鼓手,欢欢闹闹地奏起了喜庆的音乐。

随着这一阵阵吆喝、唢呐八音齐响,瞬间引来附近许多城民百姓围观,全都争着想一睹新科状元郎的风采!

“呀,莫怪前一阵子,我老见那寺庙在夜中直冲金光,原来庙堂内住了一位文曲星下凡的状元郎呢!”

“好俊的公子啊!不愧是才貌双全、德才兼备。”

“中了状元,往后高官、田产,皇帝的恩赐将源源不绝,着实大大地光耀了门楣呀!”

“此话不假,听说今年的状元郎才思敏捷,诗赋极富文采,冠盖群伦,经殿试之后,让皇帝十分欢喜,有意将最喜爱的皇妹许配予他,招之为驸马呢!”

围观的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涌入寺庙内,霎时寺院中一片人山人海的景象,颇有车马争来满禁城,百千万里尽传名的盛况!

接着,前来迎接新科状元的官役,为徐子谦穿上了一袭红蟒袍服,笑语道:“状元爷,圣上今日设宴琼林,特命尔等前来相迎。”

语落,徐子谦尚不及回应,见那官役旋又吩咐跟班备轿,让人准备鸣锣喝道。

鲤跃龙门、苦尽甘来,这对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来说,自是莫大的欣喜!

然而,金榜题名的荣耀,不仅来自于多年的苦读终于得到肯定,更多的是能够登上皇殿,一睹天子圣容,享受皇家为这些新科进士们所准备的盛大而隆重的庆典仪式!

进士科第一名徐子谦

看着榜首上,那用着朱砂金泥写成的三个大字,一只菱唇微弯,欣慰的笑了……

伫立在人群逐渐散去的贡院东墙前,一身荆钗布裙打扮的柳绫儿,一手拎着一只竹篮,唇边扬着一抹欣慰的笑。

“他果然没教我失望。”如今他登了龙门、考取了功名,她今生的心愿已了,再无遗憾。

“小姐,原来您在这儿呢!”街角的另一头,一路寻来的兰儿,气喘嘘嘘的道,“刚才人多,我还以为你教人群给冲散了。”

只见柳绫儿眸光没有移开,一双清丽的眸子,仍紧紧盯着眼前一纸皇榜。

“小姐,您在看什么呢?”好奇不已的兰儿,忍不住随着柳绫儿目光看去。

结果不看则矣,这一看,又教兰儿心头火起,忍不住为自家主子大抱不平,恶声恶气地怒斥徐子谦这薄情郎!

“小姐,您就别再惦记着这家伙了,他把你这一辈子害得还不够惨吗?”想起半年以前,发生在小姐身上的种种屈辱,兰儿便忍不住一阵鼻酸,“就因为他心怀报复,恶意负心于小姐,害得你不但平白遭辱,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绮绮 徐子谦 柳绫儿 日久生情 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