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那人救了他不算,还顺手替他摘下了他所需要的药草。见他冻得厉害,那人又自腰间掏出酒嗉子,递给他。他伸手接过,昂首饮下。在那数九寒冬里,酒液也被这北风吹得冰寒。可一口下肚之后,辛辣的滋味烧至肚腹之间,带来了浓浓的暖意。
于是,就在这峻岭峭壁之间,在这大雪纷飞之时,一株药,一壶酒,促成了一段过命的交情。
山中夜寒,钟子野邀他留宿。杜伯钦随着这位新结交的友人,回到他的住处,便见到当时只有三岁的小钟颜,裹着厚厚的小棉袄,在炕上爬来爬去。
比起屋外的冰天雪地,屋内却甚是暖和。钟子野将钟颜哄得睡了,然后自炉上取下一只烘了许久的地瓜,又将酒壶放在了炉上温着。于是乎,就着称不上“美味”却烤得香甜的山芋,再加上一坛热酒,二人畅快痛饮,一聊竟是整夜。古人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诚不欺他。
一夜畅谈,让二人将彼此引为知己。在那之后,杜伯钦每年都会带上一坛好酒,去那漫山冰雪不化的寒地,与挚友畅饮一番,道不尽的天下奇事,说不完的快意江湖。
白驹过隙,光阴似箭,似是一回首的工夫,便又是好几个年头。眼看着钟颜渐渐长大,杜伯钦便向友人劝说道:“钟兄,长居这苦寒之地,并非长久之计。这里人迹罕至,整年也不见得见到半个人影,将来阿颜长大,你便让她在此孑然一身?”
钟子野闻言苦笑道:“伯钦,你有所不知,当年我是为避仇家,才带着内子前来山中隐居。住得久了,便也喜欢这与世无争的日子,不愿再去蹚‘江湖’那一摊浑水了。”
杜伯钦微微摇首,“这里的确是与世无争,却并非世外桃源。若是换作你我,在此终老一生,也是甘愿。但阿颜还小,她的路还长得很,你忍心将她锁在身边,就这样孤身山林之间?”
说到此处,将钟子野面露犹豫,杜伯钦又轻声劝道:“我知你也是为她着想,不想让她沾染江湖上的乱事。只是,独局于此绝非长久之计。嫂夫人走得早,阿颜从小没了娘,对于女孩儿家的事知之甚少。阿颜她,总是要见见人的。”
钟子野沉默良久,方才开口:“那,伯钦,依你之见,我又该带她去哪里?”
听他这句,便已知他改了主意。瞥了一眼坐在他们身边、正晃悠着两只小脚的阿颜,杜伯钦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引来小家伙“阿叔坏”的不满抱怨。他笑了笑,转而望向钟子野,道:“去江南。找一处山明水秀的小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此远离江湖是非。”
想了想,杜伯钦又道:“至于钟兄你的仇家,我有办法可解决。你可听说过濮阳世家?”
钟子野虽远离是非已久,但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他挑眉道:“你是说,那个制衡武林与朝廷、身为正道之首的忠义王府濮阳世家?”
“没错,”杜伯钦颔首道,“我与濮阳家有些交情,若有他们作保,相信杜兄你那桩陈年旧案,可就此解决。”
这一句,他说得信心满满。可在事后的许多年,杜伯钦却是追悔莫及,只恨不能回到当年,将那个多嘴多舌的他扼杀了才好。
如若当年,他不曾劝他们离开雪原,会是怎样?
如若当年,他不曾劝他们移居江南,又会是怎样?
如若当年,他与钟子野并未相识,是否一切便会有所不同?
这些问题在他的脑中徘徊不绝,十年之间,几乎让他想了每一个日日夜夜。
然而,在当年,在那冰雪覆盖的山巅上,在那炉火温暖的小屋里,他却只是一个看不见后事、又自以为是的蠢人。
在杜伯钦的指引下,钟子野带着幼女钟颜,与他一齐来到了江南水乡。
那个在山上活蹦乱跳、一天到晚缠着钟子野要学剑招的小钟颜,刚一下山之时,竟是吓得见人就躲,直往她阿爹身后钻。她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吓得连话也不敢说,直到后来,她才慢慢习惯这江南古镇的繁华与热闹,开始嚷着“阿爹、阿爹”,要钟子野带着她去逛灯会。
那段日子,也是杜伯钦最为开怀的日子。他带着钟家父女一路南行,见证了钟颜初入世俗的欢笑,也见证了钟子野重返尘世的欣然。
再后来,杜伯钦带着钟子野父女俩拜访濮阳家。身为武林中排得上名号的医者,杜伯钦与濮阳家有着不小的交情,也曾协助正道破过几桩大案。一见是他引荐,濮阳世家的当家之人——忠义王濮阳政,卖他几分薄面,当下表明愿帮钟子野与他的仇家从中调停,想法儿调解这段恩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赖刁刁
伍瑞之(疾风)
钟颜
江湖恩怨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