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寒衣(2)

2025-10-06 评论
第一章

炎夏已过,汴梁城内显出几分零落,天气渐次凉了下来。

午后时分,一些闲闲无事的人坐在茶馆内,三五一桌边喝茶边聊着京城内的趣事。

“要说当年苏少将军在边关的风采,那可不是吹的,银袍铁甲,英姿飒爽,三尺长刀舞得是虎虎生风,敌军后来只要听到带军人乃是苏少将军,便已经吓破了三分胆。”一个中年汉子洋洋自得地高声道。

“老王,你这话可当真?”身旁一个较年轻的青年问。

“怎不当真?!”唤作老王的男子立时瞪大了一双虎眸,“我表弟当年便在苏少将军治下,他可是亲眼见过苏少将军的。”又有一青年凑趣道:“那你表弟可知苏少将军为何辞官不做了?现在辽人又来犯,边关不是正吃紧得很。”

一句话引得一旁闲聊的人都侧头向这边看来。

他们口中议论的苏少将军乃是当朝苏勤大将军的女儿苏染,此姝从小便不同一般大家千金,诗文礼记虽也习得,但她学得最好的却是那一身过人的功夫。十七岁便随军出征,十八岁为先锋军,平辽一战中功不可没,二十岁时已独自领军西征,平定西夏战事,令敌军闻风丧胆,两年后凯旋而归,自此名震天下,可她却偏偏在此时辞官退隐,从此便失去了消息。

苏染是汴京城中的一则传奇,也是无数宋朝百姓心中的女中豪杰,即使自她辞官退隐已有一年之久,京中百姓茶余饭后最常谈起的仍是这位女将军。

适逢此时,辽国大军再次进犯边境,战事又起,且近日又连传败绩,一些百姓不免又忆起她来,若是苏少将军还在,此时出兵增援,我朝必会大胜,正可灭灭那些辽人的气焰。

“唉,连苏少将军的爹都不知少将军去了哪里,我表弟哪里会知道。”王姓大汉长叹一声,神情也郁闷得很,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将军不做,苏染为何要突然辞官。

“你们说少将军是不是有了心上人,所以才辞官?”再强的女中豪杰,在一般人家眼中只要娶进门,便要在家相夫教子,遵守三从四德,如此才算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又有几家会接受自家的媳妇整日征战沙场,抛头露面的?

“嗤,少将军在外征战了六载,哪里会有什么心上人。”王姓大汉轻斥道,不相信心目中的女中豪杰会那么儿女情长。

“那……你说会不会是苏老将军怕女儿的风头盖过自己,所以让少将军辞官,再将她嫁人了?”另一个人压低声音问。

此回大家却都沉默了下来,连王姓大汉都没再说话。

汴京城中谁不晓得苏少将军的爹苏勤大将军是个喜好权位,重名利重面子的人,若是女儿的风头压过自己,难免会觉得面上无光……

像是都想到此处,众人不免都暗自摇了摇头,觉得此种可能当真不小,轻而大叹,若真是如此未免有些可惜了。

几人都有些悻悻,沉默半晌,才有人换了话题。

毕竟像苏大将军这种位高权重的大人的家务事,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是少议论为好。

东京汴梁。

出内城,过州桥,向左近而行,一排店铺与客栈中可见一条巷道,巷末都是一些寻常宅院,住的也多半是普通百姓。

靠左一户人家,朱漆铜环的大门,院内是栋二层的小楼,寻常出入此院的也不过是个素衣广袖、髻插木簪的女子。

今日却有顶软轿停在这户人家门前,随在轿旁的侍卫有礼地上前轻扣了三下门环,便静候在外。

无人应声,这侍卫也端的好脾性,未见敲门。

过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内中才隐隐传来阵轻微的脚步声,随着“吱”的一声,门被由内而外打开。

“我家公子想请姑娘前往一会。”敲门的侍卫恭敬地道。

侍卫站在门外阶前,身后是顶四人软轿。

“为何见我?”她在这院中居住甚久,今日倒是头一次有客来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有人相请。

似刚刚午憩方起,髻发有些散乱,黑缎般的长发大半披散在肩头,松散的发髻上斜插着根木簪,容色质雅平淡。

她问得轻微,面上带着抹笑。

“公子说今日秋阳甚好,想请姑娘喝上一杯。”按吩咐的话回道,态度恭敬依然,并不抬首看她。

目光落在眼前那双略显暗淡的襦裙摆上,素静的白色,上面连一丝花纹也无。

轻呵了一声,似叹非笑的声音敲在侍卫心头。

“走吧。”不将方才的问话放在心上,举步上了前来接人的软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荻初 莫怀惜 苏染 一见钟情 别后重逢 巧计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