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已生下太子,想来这病倒也不要紧。”她顺口安慰。比起那名嫔妃,周皇后可谓幸运多了。
周皇后脸色一白微愕,才笑说:“本宫还算有福气。”
“娘娘,药端来了。”宫婢托着盘子,小心翼翼的上前。
庄涟漪连忙起身,殷勤道:“臣媳亲自伺候母后喝药。”
周皇后也不推拒她的好意,莞尔点头。
然而她一闻到那汤药的味道,脸色一变。这味道……怎地……好似……她脑中疑云顿涌,当机立断,打翻半碗,任其泼洒在衣袖上。
“臣媳该死,一时失手--”她故作惊愕道。
“罢了罢了,”周皇后扶起她,“你从小养尊处优,哪里懂得伺候人呢?何况只撒了一点点,无妨!”
说罢,也下命人另煎一帖药,饮下剩下的药,含了颗蜜饯后,徐徐躺下。
庄涟漪以更衣为由,不再多陪,跪安离开。
她匆匆回到寝宫,立刻命绿嫣将司徒容若请来,见了他便迫不及待把方才的疑虑说了遍,并将那已褪下、沾了药汁的衣衫递给他。
“是有些类似于蛊涎的气味。”司徒容若嗅闻蹙眉,“这齐朝宫中原来也有此物……”
蛊涎,狄国宫廷秘制的毒药,传说以二十多种极毒的虫子制成,取其精涎,另加草药熬炼。服蛊涎者不会马上致死,却会在心肺里滋生一种小虫子,日积月累,蛀坏五脏,噬空身体。
因为此物极为阴毒,被禁封在狄国宫中的高阁,知道者寥寥无几,庄涟漪还是偶然间听父皇提起的。而诗妃身为宠妃,亦曾见识过此物,她知司徒容若喜欢猎奇,曾让他观闻过。
“我怀疑,周皇后患的不是心悸症,而是中毒。”庄涟漪分析,“否则,从前她哪能顺利诞下太子?”
“她总觉得胸中不适,或许就是蛊涎作祟。”司徒容若摇头,“看样子至少已中毒一两年,否则不会有感觉。”
“还有救吗?”她忽然于心不忍。
“很难了。”他叹息,“就不知下毒之人是谁,竟想出这么阴狠的法子--”
“周皇后虽色衰爱弛,得不到齐帝的宠爱,容易心绪烦乱,也许有人趁机哄骗她说是心悸症让她长日服药,并暗自在药里做手脚。”庄涟漪推测,“我听说,伺候周皇后的太医姓张。”
司徒容若抿唇,忽然淡淡一笑,并不作声。
“怎么了?”她察觉他神情不对。
“公主可知道,这张太医是谁引荐进宫的?”
“谁?”
“若是二皇子?”
庄涟漪脸色大变,不敢相信的直摇头,“不……不可能……”
“这张太医若是殿下引荐的,周皇后自然不会信任,更别说放心服用他所开的药方;而幕后主使若真是殿下,也太明目张胆,绝非明智之举。”看出她的担心,司徒容若宽慰道:“事情尚未明朗之前,公主不必挂心。”
“咱们该怎么办?”无意中窥得这天大的秘密,宛如平添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上。
“如今之计,咱们也只有暗中筹谋,”他微微笑说:“容若不才,曾经配制过一帖解药,虽不能完全根除蛊涎,但至少可缓解。还请公主每日往周皇后宫中,亲手替她煎药,就说是媳妇孝敬婆婆,必不会引人怀疑。”
“一定要救活她!”庄涟漪一张小脸如失了水分般皱在一起,“否则殿下必脱不了关系……”
“公主对殿下一片痴心。”他由感而发,“咱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他总在她最无助时伸出援手,她实在无法想象,假如失去他的陪伴,她会落到怎么样的惨境。
夜风微凉,掠窗袭来,她闻见他身上的气息,似青草一般清爽。心,忽然平静下来。
之后的半个月,她每日必到周皇后宫中请安,亲手煎煮汤药,以银匙喂周皇后服下。司徒容若的秘方果然起了作用,据周皇后表示,胸闷心乱的状况稍稍好了些,偶尔还有闲情观看窗外美景。
庄涟漪略微放心,却仍不敢大意。
这天,她在风栖宫与周皇后一同用晚膳,之后沿着花园小径信步闲逛庭园,此时夏热已淡,秋风轻起,一阵衣衫拂动,她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绿嫣,去取我的披肩来。”她贪看新月初上的景致,虽有些冷,倒不急着回去。方才在风栖宫里染了些药味,在这吹散气味也好。
绿嫣颔首,迅速离去。偌大的御花园中,仿佛只剩她一人。
她觅了块假山石坐下,难得偷了个清闲,都说南齐风景秀美,她不得不承认,这初秋花草果然比狄国繁丽不少。虽然不得植树,四处却置有巨大盆栽,深绿颜色,间隔红艳花朵,另有一番风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心宠
司徒容若
庄涟漪
帝王将相
后知后觉
波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