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妻(9)

2025-10-06 评论


如今城东虽说以官员住的宅邸为主,却也不乏豪华洒楼,以便富商贵族们能够就近商谈要事,不必特地跑到城南,且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规定非得有官职在身才能在城东置产,只要出得起价,任谁都能在城东居住。

像穆国首富范竣希就住在城东的中心,他并了三间相邻的大宅,建造出全穆国最大的宅邸。

城东都如此了,城西自然也是,各式小店摊贩随处可见,甚至有许多民宅前厅辟为店铺,后方即是店主一家子住的小宅院,城西几乎都要比城南还热闹。

而益生堂便是个躲在城西小巷弄里的药铺。

是的,这是间药铺,而非医馆。店铺的主人,是个年逾六十、人称“黄大夫”的老人。

虽然一个大夫不在医馆看病,反而开了间药铺实在有些奇怪,不过更奇怪的是,离益生堂几步路远的地方便有间在城西小有名气的医馆“回春堂”,里头的大夫与这药铺主人竟常有往来。

回春堂中的大夫们都对益生堂的店主极为恭谨,因为每当遇上疑难杂症时,他们都会来请教黄大夫,且几乎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然而黄大夫的脾气极为古怪,明明有一身高超医术,大伙怎么劝他都只坚持开药铺卖药,从不替人看病,会替苏湘梨治病,完全是意外,而且尽管回春堂的大夫们常来请教医术,他却仪让苏湘梨唤他一声师父,从不承认有其他徒弟。

不过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人家看不看诊那是私事,反正回春堂诊金便宜,大夫们的医术又不输城南和城东那些大医馆,真不成,还有那高深莫测的黄大夫能够请教,因此每天上门来求诊的人络绎不绝,益生堂的生意也连带的很好。“苏大夫,你在正好,替我抓个药吧!”李家大婶一脚跨进铺子,嘴上嚷着,还不忘扬扬手上的药单。

今天师父不在,苏湘梨便替他看着药铺。

“好啊。”站在柜台后的她微笑接过药单,“不过你可别再唤我大夫,我和师父差得远了。”

“啊,这什么话?苏大夫太谦虚了,老说自己能力不足,所以这些年来替人诊病都不肯收钱,但谁不晓得你是黄大夫的嫡传弟子,回春堂里其他大夫可都及不上你啊。”

苏湘梨只是笑着摇摇头。

这些人呐,老觉得她义诊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可她却是当成在实习。

“前世”那些医学系的学生都得见习好几年才能当上正式医生,她习医不是五年,多实习个几年也是应该的。

何况这对她来说是幸运的,她不但能跟到这么好的老师;又有这么多病例让她增加实际经验。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医式微,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可以练习诊断,许多学中医的学生都只能先硬背下教科书内容,直到成为正式医生,才有机会慢慢学习。

至少她没有这个烦恼。

舅妈虽然小气,但还不至于饿着她,家里也不缺她挣那点钱,她才能不支薪的在医馆药铺两边跑,一方面是她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为答谢师父当年的救命之恩。

这两辈子她都有心房中膈缺损的毛病。

心房中隔缺损让她右心的负担增加、肺部的压力也增大,若是做了剧烈运动便可能要她的命。

前世时她的病发现得晚,情况更严重些,最后几乎到得心肺移植的地步。相较之下,她这一世没开刀,还能活蹦乱跳的活到十七岁,除了因病情及早发现治疗外,黄大夫功不可没。

将思绪拉回到正事上,苏湘梨快速扫视那张药方,沉吟了会开口道︰“这药方治子宫虚寒之症,是给您媳妇儿的吧?”

“是啊是啊。”李大婶猛点头,“阿莲都嫁入我们李家五年多了,却一直没怀上孩子,给大夫看了,说是子宫虚寒。苏大夫你瞧瞧这药方有没有问题?”

苏湘梨淡淡一笑,没多说什么,只是转身自抽屉中拿出药材。

女性的不孕症十之八九诊断结果都是子宫虚寒,开出来的药方也大同小异,不管那大夫医术如何,都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只是她没接触过病患,不好妄不断语,而且说不定有问题的其实是李大婶的儿子,而非儿媳。

“哎,苏大夫你倒是说说话呀!”李大婶见她不置可否,心底便急了,“其实我是更相信苏大夫的,只是上次带我家媳妇儿来时,苏大夫不在,只好随便找个大夫瞧瞧了。”

“放心,这药方不错,就算治不孕没有效果,对身体也是好的。至于孩子的事,我想就随缘吧。”她安慰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甯 祁兆禾 苏湘梨 穿越时空 日久生情 江湖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