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禹呆愣的坐在椅上,没料到事情会如此转变。
“二爷,”姚华擦着不断掉下的眼泪,“你要节哀!”
唐文禹收拾了情绪,微颤的打开兄长所写的家书。
大哥并不催他回府,只要他在行丧前回去便成。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弟弟既然点头答应出手相助郎窑,一定得将事情完成才会离开,所以他也体贴的不给予压力。
“三天后,”唐文禹心情沉重的做下决定,“起程回府。”
“是!”姚华点头,抬头看着他,轻声问道:“二爷,看你的气色……丹药可有按时服用?”
唐文禹随意回应当作回答,他抬起头看着同样一脸苍白的宁心。
顺着他的目光,姚华这才注意到一旁角落有道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睛因为震惊而大睁。
“她是巧儿。”唐文禹淡淡的说。“郎大人救起她,她失了一切记忆,什么都记不得了。”
失忆?姚华仔细打量着不发一言的巧儿,注意到她在桌下那只握着画笔的手握得死紧,明白她并非如表面一般无动于衷,她肯定,她绝不可能失忆。
唐文禹闭了下眼,大嫂的过世来得太突然,他起身,缓缓走到了宁心的面前。
“这对瓶,”他深邃的眸子温柔的紧锁在她细心雕绘的瓷瓶上。“看来是送不出去了。”
她静静的看着他,他虽然没有多说,但是眼底的伤痛已说明一切,在她还不知该如何反应前,他已经转过身,大步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她不由得怔忡出神。
想要跟上去,但最终只能硬生生的坐在原位,看着眼前的瓷瓶,她的玉容惨淡,想起了福晋,她满怀悲伤。
现在她是该或不该继续画下去呢?天还未亮,宁心拿着馒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目光看着通往唐文禹房里的小径,已经过了他早该出现的时辰。
她已经好几日没在这里等他,他们心头都明白了某些事,也都下意识的躲着彼此。
但在乍闻福晋死讯时,他脸上的苍白令她无法释怀,还听说夜里他似乎因为太过伤悲而晕了过去,更令她不安。
小径上出现了一道身影,不过不是唐文禹,而是姚华。
宁心坐在石头上,没有离开,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走近。
姚华最后站定在她面前。
她不言语,只是抬头看着她。
“姑娘,”姚华有礼的开口,“借问灶房在何处?”
她没有回答,只是起身,走向灶房的方向。
姚华也没说话,跟在她身后。
灶房里厨娘才正要起火,小丫头则在外头打水。
“我是二爷的贴身丫鬟,二爷身子有些不舒服,怕是染了风寒,所以今日二爷的早膳就由我来准备。”一进灶房,姚华便开了口。
厨娘点头,也不敢有异议,“我去外头拿些柴火,马上便好。巧儿,若不忙的话,可以帮大婶把这些菜给挑了吗?”
宁心点点头,坐下来挑菜。
姚华看着灶房里的食材,拿了些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熬锅粥给唐文禹。
“二爷怎么了?”
姚华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微惊,她转身看着一脸平静的巧儿,“方才是你在问我?”
“这里就你和我,不是我问你会是谁问你?”
姚华静静的看着她,“没错,这里就你和我,所以咱们就别演了吧,格格。”
宁心没有答腔,动作流畅的继续挑着菜。
姚华走了过去,跪了下来,“格格吉祥!”
“我说过,我们之间从来就无须有这些大礼。”宁心叹了口气,“起来吧!”
姚华站起身,立在一旁,打量着一脸平静的她,“格格……”
“别再叫我格格,我从来就不是个格格。”她脸上有着讽刺的微笑,“我叫巧儿,以后也只是巧儿。”
姚华不解的摇着头,看着她一身的粗布衣裳,那样子比她这个当丫鬟的还不如。“为什么?”
“我只是不想再受人摆布过日子。若不当格格,就可以不用回京随意嫁给一个男人,糊里糊涂过一生,那我情愿不要当格格。”她淡淡的开口。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此生已断了嫁人的念头,因为她的心已经给了一个男人,纵使此生无缘,她也无法忘怀,所以她不想接受安排去嫁给这世上任何一个男人,而这里不会有人逼她嫁人,她也能有个安稳、温饱的生活。
她抬头望着姚华,“爷还未成亲?”
姚华老实的点头,“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子纹
唐文禹
宁心
青梅竹马
波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