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8)

2025-10-06 评论


因为没有电灯、电视、电脑等一切电器用品,村子里的人为了节省一点灯油,通常都是天黑就睡觉了,习惯了晚睡的梁婉就算再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也不得不跟随大家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健康得不得了,虚弱的身体也因而慢慢恢复了。

那天穆深走后,梁正才请了大夫到家里,确定梁婉是风寒入体,饮食不调所导致的疾病,给她开了个方子就离去了,但梁婉却足足喝了三天又苦又涩的汤药。

次日穆深请来的官媒就登门提亲了,这件事在穆家村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原本大家都在等着看梁婉的笑话,等着看这个不守妇道、倒追男人、厚颜无耻的女子到底有多惨的结局呢!结果转眼间这个不要脸的臭丫头居然变要变成堂堂正正的举人娘子(8)了?

要知道穆清、穆深一家在穆家村的地位算是相当高,大地主穆永贵就算拥有万贯家产也未必有穆清一家的分量重。

大家都纷纷猜测梁婉不知道又干了什么勾当,或者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这才高攀上了穆深。

一般乡下地方说亲只需要请普通的媒婆,正式订亲,成亲之后再到官府入档,取得官方的合法身份就是了,需要请用官媒的一般都是身份地位颇高的人,也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与认可。

穆清是进士,穆深是举人,梁婉的父亲梁敬言也是举人,两家勉强也算得上门当户对,请了官媒也算是应当。

不过,官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如果新婚夫妻双方成亲之后分家,官媒可以帮助他们整合、认证财产,而且这是再有法律效力的,以后就算公婆叔侄想要谋夺他们的财产,也算是违法。

当梁婉从梁正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呼不可思议,这简直就如同现代的婚前财产公证嘛,大周朝看似落后,没想到许多制度也算相当先进耶。

因为穆深曾说过他成亲后就与兄嫂分家,所以穆清干脆提前就将家里的财产分好,他将家里的八十亩田产一分为二,分给穆深四十亩,又将三进的大院落分给穆深一进,家里的金银物产也都很公平的一分为二,分到穆深手里的三千两白银。

穆家虽然曾经在京中为官,但是一直是在清寒的翰林院,没有捞到多少油水,京中的消费水准又高,再加上穆父早逝,穆清从政又遇到了困境,为了从政权转换的漩涡里脱身,家里到处撒钱找关系走后门,已经将家里两代人好不容易积攒的花得差不多了。

所以穆清够分给穆深三千两现银,已经是非常大方与公正了。

穆深没有跟穆清客气,大方地接收了这些家产,对于嫂子孙氏抱怨他这些年白吃白喝用了多少钱、多少粮食,多少布匹的事,充耳不闻。

他知道嫂子不快活,但是他总不能为了让嫂子满意就真的娶了她的堂妹,那样就换成他自己不快活了。

说来说去,嫂子担心的就是日后无人侍奉她,因为她膝下没有亲生儿子,担心自己以后老了、不能动了,没人伺候,穆深既然决意为兄嫂养老送终,就绝不会更改,但是这话现在说了也没用,等日后嫂子老了,他养着她就是了,想必那时候嫂子就不会唠唠叨叨再抱怨什么了。

相对于穆深不算少的财产,梁婉的私人财产就很可怜了,不过就是一床被子,两身新衣服,一个装衣服被子的木头箱子,一套银簪子,银耳环,银簪子的首饰算是最贵重的,还有赵氏咬紧了牙才取出来的五两压箱银。

穆深似科对她的嫁妆很满意,一点也不介意她的窘迫与寒酸。

梁敬言好歹也是个举人,为什么却这么清贫呢?

后来梁婉才知道,梁家祖先就是书生,逃荒到了穆家村,被当时的村长好心收留,做了村里的教书先生,梁家没有土地,生活就靠教书的那点微薄薪资,后来梁敬言考上了举人,原本指望着他继续考上进士,结果他先死爹后死娘,六年时间都用来守孝了,好不容易出了孝再想求考时,身体又坏了,拉肚子拉得上不了考场,接二连三就这样磋砣了九年。

最后,梁敬言家里几乎就要断粮,再也无力供养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他也就只好认命,安下心来当教书先生挣钱养家。

所以梁家是真的很穷,不是装穷。

村里大多数的人家和梁家相似,所以尽管穆深四十亩地、几千两银子的身价在达官贵人的眼里不值一提,可是在村人的眼中已经是一笔遥不可及的天大财富了,所以也难怪他们眼红梁婉白捡了个金龟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乐颜 穆深 梁婉 穿越时空 婚后相处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