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宏连忙道:「不会!不会!我在家里已经再三教育过,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一旦出了差错是要掉脑袋的,可不敢混日子。惜贤和惜良书读得不好,武艺也普通,我想早点让他们出来跟着锻炼锻炼,趁着年少,能多学点东西,他们都想去……」
顾惜贤、顾惜良和顾惜恩年纪一般大,只是三人出生的月份各自不同,当年这也是大长公主很生气的原因。
顾惜恩看了看原平之,见他对自己悄悄竖起一根手指,心底微微松了口气。
夫君肯提携就好,哪怕只是一个。
说起来,建设新京城实在是庞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员非常多,要安插一些纨裤(37)子弟并非难事,但是原平之不肯轻易开这个口,这件事太重要,大意不得。
顾惜恩于是对父亲说:「北方初平定,还不是太安稳,两个弟弟总要有一个留在家中孝敬长辈。惜贤和惜良,我都是以前只见过几面,惜贤似乎性子很倔,惜良更平和一些。我看不如让惜贤留在家里支撑门户,让惜良出外锻炼吧?」
顾景宏也知道自己的庶长子个性冲动,容易惹事,而且他也不愿将两个儿子都送出去,如果有个万一可怎么好?
所以他立即同意了女儿的建议,说:「好!好!就让惜良去好了,惜良更老实更能吃苦些,让他去好。」
这么说着,顾景宏却将目光试探地看向原平之,没有原平之的允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心。
原平之笑道:「今日下午就让惜良来家里一趟吧,我看看他擅长些什么,或者先跟着我一阵子,慢慢学些东西再独立工作也行。」
「好!好!我这就回家去,让他准备准备!」顾景宏顿时大喜过望,立即放下茶杯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就要回家去。
原平之和顾惜恩亲自将顾景宏送到二门口,见他上了马车,逐渐远去了,夫妻两人才回转藤萝馆。
途中,顾惜恩轻轻挽住原平之的手,轻声道:「夫君,我们一定会感情如一白首偕老的,对不对?」
父母感情不睦,母亲早逝,父亲落魄,看着这样的结局,顾惜恩真的难过。
原平之没有回答她,只是反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承诺什么的,只有经历了时间的验证,才会真正珍贵,他希望到了晚年,她已经不需要这样不安地向他询问。
时间会让她逐渐安定,逐渐笃定。
暮春四月底,原平之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奔赴幽州。
金陵到蓟城这一路并不算太难行,前半段路沿着大运河的路线乘船,庞大的船只非常平稳,而南方人士亦多识水性,不会晕船,所以平安无事;倒是在海津镇下船转乘陆路马车之后,土路的颠簸让许多娇生惯养之辈难以适应。
而顾惜恩也很不适应,多年的征战让北方处处荒芜,连官道也因为缺少修缮而起伏不平,再加上天气燥热起来,北方又干燥,快到蓟城时,顾惜恩开始不舒服了。她先是浑身虚弱,后来小腹疼痛,一开始她以为是月事来了,而且也确实见红了,可是后来算算日子根本不对!
之前因为原平之返回金陵,惊喜纷扰后又马上准备北行,各种忙碌中,顾惜恩忽略了自己的月事并没有按时来到,那时已经延迟了半个多月了。
当她的小腹疼痛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忍耐时,她才偷偷告诉了自己的陪嫁嬷嬷。陪嫁嬷嬷立时大惊,当嬷嬷问清楚了顾惜恩的情况后,更是担心——她家小姐可能流产了。
谁也没想到顾惜恩会这么快怀孕,她真的年纪还太小。
原平之自己也特地吩咐过嬷嬷和大丫鬟,在顾惜恩沐浴时加入有助避孕的一些药材,他也担心妻子年纪太小便怀孕,有害身体。
可是千防万防总还是没防住,顾惜恩真的怀孕了,而且因为路途颠簸劳累流产了。
跟随北行队伍的太医也没能救回原平之和顾惜恩的第一个孩子。
顾惜恩整个人都傻了,甚至连身体的痛楚都感受不到了。
她的宝宝没有了?!
她怎么会没注意到自己月事的异常?她怎么会没考虑过夫妻圆房之后就有可能怀上小娃娃?
她口口声声说要为夫君生娃娃,可是她怎么就这么不经心?
都是她的错!
身为一个母亲,她居然不知道宝宝已经在她的肚子里,她怎么可以如此粗心大意?
顾惜恩难受得几乎无法承受,在原平之的怀抱中泪流不止。
「别哭了,太医说了,这个时候要小心自己的身体,小月子也是月子,这时候哭泣对眼睛不好。」原平之也难过,可是他更在意顾惜恩,她真的年纪太小了,这个年纪无论怀孕还是流产都是极大的折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乐颜
原平之
顾惜恩
青梅竹马
日久生情
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