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艳主(9)

2025-10-06 评论


“我……”齐皓哪敢跟人家说,他做皇帝去了。“我遇见一位亲戚,便到他家住了几年,至于大小姐,我记得她以前很讨厌我的。”

“打是情、骂是爱,女人家的小心思,咱们大男人怎理会得透?倒是你……”三哥儿将齐皓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这几年你也过得不太好吧!你脸色很差啊!”

“三哥儿……”齐皓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三哥儿也只比他大十岁,他今年二十五,三哥儿三十五,但一眼望去,俨然是个望六的老人,若非三哥儿一些小习惯未改,他都不敢认人了。

三哥儿苦笑一声。“不说你,自从新皇登基,大力打压商人,哪个行商能过上好日子?大家都辛苦了。你之前待的那家通宝当铺,三年前就被官府抄了,说是败坏风俗。”

“老板是个谨慎的人,怎么会惹出这样的大事?而且败坏风俗是哪条罪名?”

“官字两个口,那些当差的说是罪,咱们老百姓能怎办?我这金玉银楼不也败落了?那帮子差爷啊,每天就来挑岔子,说什么制作金银玉饰,鼓励百姓追求奢华、安于享乐而不识农务,对国家完全没有贡献,让我早早把铺子收了,下乡种田去。唉,皓子,你是知道我的,让我三哥儿镶珠雕玉我在行,天晓得我连麦子、稻谷部分不清,怎么种田?”

一番话像一道闷雷打在齐皓头上,虽无声无息,却让他浑身剧颤。他想到无数个夜晚,他与李友合在御书房里讨论重农抑商的政策。

他是行商出身,心里对商人并无歧视,李友合却道,无奸不商,况且商人联合工匠以奇淫技巧,制作一些华美不实的物品赚取暴利,压榨广大农民,几无生存空间,于国于民都无好处,朝廷应该大力打压才是。况且士农工商,阶级分明,不管是论礼论仪,都不应该任意逾越,否则便大大违背了圣人之道。

齐皓并不赞同李友合的想法,所以拒绝禁商,不过为了让齐国生产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他同意重农抑商,不准商人着绸穿缎,商人子弟亦不得参加科举。

在他想来,这只是让商人们节制一点,不至于为暴利而害农桑,但为什么落实到地方的政策会变成这样?

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错了?是他这个皇帝太昏庸?还是朝廷百官联合起来蒙蔽了他?他真的搞不清楚。

他的耳朵再也听不到三哥儿的叨念,顽长的身躯像在风中飘着,恍然失神地离开银楼。后头,三哥儿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他双眼茫然,走在江州的街巷间,每一条道路都很熟悉,但每一个地方都十足地陌生,记忆中的繁华尽成烟灰,能不能称为景物依旧、人事全非?而让江州残败至此的罪魁祸首却是他。

过去他没日没夜地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到底是为了什么?把齐国搞垮吗?

他咬紧牙,用力得唇边渗出一抹红。

秦可心悄然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背影,不禁心起怜惜。

经过数日的相处,她也看出他不是什么恶人,急,于是,好心办了坏事。一腔为国热血,只可惜识人不明,加上太过着如果他继续坐在那张龙椅上,为那种他自以为利国利民的变法日夜操劳,结果是百姓们恨死他,而他自己则被繁杂的政务给累得早死。

如今,她带他看到了民间,他人受打击,但至少,他不会再误人误己下去;况且有她这一代神医在身边,他想死都难。

齐皓茫然走着,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又想去哪里?国不可一日无君,按常理,他未立储位,就不该随便乱跑,倘若有个差池,国家内乱在即。

但让他回宫继续为皇,哪怕他再努力一百倍,大概也是齐国整个灰飞烟灭吧?天下之大,何处是他的归途?抬头看天、低头望地,他却发现,偌大的山河间,没有一个地方是他的容身之地。

一阵哭号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举目望去,面前一队官差正强拉着一名不停啼泣的女子,而女子身后是一对年迈的夫妻,哀哀呼唤着“玉宝”。

这不是通宝当铺大小姐的名字吗?冯玉宝——他还记得,那个娇俏的少女,总爱在他工作时挑他错处,像只小跟屁虫似地跟着他,和他作对。对面那女子虽然衣衫褴褛,但容貌依稀能看出冯玉宝的模样,所以那对年迈的夫妻就是他的旧老板和夫人?

三哥儿告诉他,通宝当铺被抄没了,怎么老板一家会在这里?官差又为何要捉冯玉宝?

老板夫妇跪在地上给官差磕头,说春播借的贷一定会想办法还,求他们高抬贵手收过冯玉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董妮 齐皓 秦可心 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