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正传(51)

2025-10-06 评论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下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曲复读了下来,又将竹签翻过去看着。「这好像是庙里的签诗牌,哎呀,就是玉姑祠的嘛。」

「的确是玉姑祠的。」

「管事婆婆没帮你解签?」

「我这几回去,没见到她,不然就是在忙其他香客的事。」

「怪了。你别看她不爱说话,她一开口就要人乐捐银子做功德。」曲复心有余悸。「不知不觉,只消她稍加掇弄,你就会在玉姑仙子面前发誓说要捐多少银两,她真的没要你乐捐?」

「没有。」裴迁问道:「曲兄,这诗……」

「喔,这是讲月光的诗。」饱读诗书的曲复搬出他的学问。「你看挺生动的,月光着上了帘子,当然卷不起来了,照到捣衣砧上,捣掉又出现。若问病,月光总是不走,病不好;若问功名,如月光黯淡;若问婚姻,这离人两字就触霉头了;若问远行,嗯,这个月亮到处有……」

「太少爷,小姐醒了,少奶奶要您进去。」一个丫鬟过来禀告。

「裴兄,先失陪了。」曲复匆忙离去。

裴迁站在庭院中,反覆低诵诗文。他问的是灵灵的近况,能否解释为她像月光一样徘徊不去,随处照看他、保佑他,可他却卷不着,也拂不到?

他仰看下弦月,弯弯一勾,像极了撇嘴闹脾气的她。

月缺了,总是会再月圆;她为他生命画了一个圆,他从此珍藏在心。

他轻露淡淡的笑意,伫足赏月;大红狐躲在阴影里,也望向那一弯不怎么好看的月亮,很快地,视线又回到了那张粗犷中带着柔情的脸孔。

为什么要这样盯着他呢?她自问,但仍是痴痴地看着笼上淡柔月辉的他,无法给自己答案。

***凤鸣轩独家制作***bbs.fmx.cn***

一百年前,江汉城出现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名唤玉姑;她不只人美:心地善良,医术更好,遇有贫苦人家生病,一律免费诊治,即使碰上长了脓疮的叫化子,她也不畏恶臭,以极高明的医术治好顽疾,还赠金安顿他们的生活。她仁心仁术,颇得百姓的爱戴;有一天,她告诉徒众,她要离开了,随即祥云升起,香雾满室,玉姑就不见了。

老百姓绘声绘影,有人看到玉姑驾着彩云飞上青天,也有人看见她坐在展翅飞翔的凤凰背上,前往乡下行医;最离奇的是,有一晚,江汉城前十大富人同时作了一个梦,有仙人指点他们出钱建立玉姑祠,以求玉姑仙子继续庇佑江汉百姓;富翁们一觉醒来,验证彼此的梦境,当然不敢懈怠,很快地盖好玉姑祠,一百年来,香火不断……

裴迁逗留江汉城已有一段时间,十分熟悉玉姑祠的掌故了。

他几乎每天去玉姑祠,求签、等老婆婆,或是到竹林听风声。

「今天管事婆婆不在?」他进去大堂后,又定了出来。

「我有看到她呀。」几位婆婆妈妈站在桃树下聊天,大家常常碰面,也很熟了。「可能婆婆年纪大,不耐操劳,又到后头房间困觉了。」

「一直都是老婆婆在管事吗?」裴迁又问。

「我小时候她就在这里了。」最老的一个六十几岁婆婆回想着,叫了一声。「不对,我记性差了,最早是有一个婆婆,后来死了,换她妹妹出来;妹妹死了,又来一个女儿,代代相传,传女不传子,守着这座玉姑祠。哎呀,每个婆婆长相都差不多,害我老以为没换过人。」

「婆婆是从哪儿来的?没人奉养她吗?」

「谁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一位大婶神秘兮兮地道:「可我猜,她老家应该在葫芦山。」

「就是产美人草的葫芦山?」其他人也很好奇。

「对啊。」大婶开始讲古。「几年前,阿春嫂的女儿月事不顺,过来问玉姑仙子,管事婆婆给她几株药草,说是什么孤儿山特有的美人草,煮了服下就可调理。阿春嫂她女儿吃了,不但月事顺了,人儿还越发地漂亮,教张员外的公子给娶走了;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人都来向管事婆婆要美人草,婆婆不耐烦,乾脆叫阿春嫂去葫芦山下找,拔个几株到这边广为种植,这就不用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掘了。」

美人草,婆婆妈妈们脸上浮现心照不宣的微笑,因为大家都吃过了。姑娘吃了,气血通顺,脸色红润;妇人吃了,功效相同,更能长保鱼水之欢,如鱼得水啊。

墙边一畦小圃,栽满了紫绿色的美人草,异香扑鼻,蜂蝶盘旋其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杜默雨 裴迁 胡灵灵 仙凡恋 灵异神怪